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是教师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教师归属感是教师学校生活质量的反映,拥有良好的教师归属感,可以提高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及主人翁意识。具体地讲,青年教师如果在学校感受到了归属感,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自身的发展以及学校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得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因此,学校进行校本管理决不能忽视青年教师的归属感,青年教师的归属感主要表现为喜欢学校的生活,对学校产生一种深厚的情感依恋,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学校的切身利益,对学校的发展非常地关心,对自己是学校的一员的这种身份感异常地珍惜。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归属感的概念,并通过访谈法和试问卷调查,采用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法,确定了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归属感的结构,从而编制出了信度和效度都较高的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归属感的问卷。然后对湖南农业大学的青年教师归属感的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对问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来分析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归属感的现状,从而总结影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归属感的主要因素,通过Excel和SPSS16.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录入,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构建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学校归属感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综合研究结果,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归属感可以分为三个维度:身份归属,情感归属和精神归属;自编的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归属感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查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归属感的工具;总体上,目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归属感的发展处于中等水平,有45%的青年教师其归属感水平低于临界值;青年教师归属感在男女性别方面差异不显著,其中,在精神归属感方面,女性教师显著高于男性教师,而在身份归属和情感归属方面,女性教师也高于男性教师,但差异不显著;婚姻状况差异显著,已婚教师归属感高于未婚教师,其中,在身份归属感方面,已婚教师显著高于未婚教师,在情感与精神归属感方面,已婚教师均高于未婚教师,但差异不显著;教龄差异不显著,在身份归属与精神归属方面,6-10年的教师高于0-5年的教师,且在身份归属方面,差异显著,而在情感归属方面,0-5年的教师高于6-10年的教师,但差异不显著;生源地差异不显著,但在身份归属感方面,来自城市的教师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教师;职称差异显著,在归属感总体上,职称越高归属感越强,并且教授显著高于助教,在身份归属方面,教授显著高于助教,而在情感归属和精神归属感方面,职称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学历差异不显著,但在身份归属感方面,本科与博士之间差异显著,而其它归属感维度方面差异不显著;学校环境、人际关系、领导管理和教师职业的认同均与教师归属感存在显著性的正相关;领导的管理对青年教师的归属感影响作用最大,其次是青年教师自身对教师职业的认同,而人际关系和学校环境相对来说对青年教师的归属感影响因素较小,青年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可以激发青年教师的归属感。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