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病原菌,可引发海水鱼类败血症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实验室前期从患迟缓爱德华氏菌病的大菱鲆上分离获得了一株强毒株EIB202,并针对该病原菌进行疫苗开发研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是糖酵解途径中的一个重要持家酶,可作为一种保护性抗原蛋白,是开发针对EIB202亚单位疫苗的潜在优质靶标。本文通过对EIB202及其突变株的GAPDH转录、胞外分泌水平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GAPDH分泌调控机理,主要的研究结果包括: 首先考察了EIB202及其各分泌途径缺失株的GAPDH分泌情况,发现GAPDH并不是通过常见分泌途径分泌到胞外。还考察了EIB202在不同培养条件下GAPDH的分泌情况,确定了GAPDH的最优分泌条件,即在30℃下,使用DMEM培养基静置培养24h的培养条件,并根据结果确定了Western-blot定性、ELISA定量的检测方法。 进一步通过对突变体文库的大规模筛查,筛选得到了3株GAPDH分泌量有明显增加的插入失活株:ETAE_0885、ETAE_0861和ETAE_0986。其中ETAE_0885和ETAE_0861对应的基因分别为esrA和esrC,为双组分系统元件,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其缺失造成了GAPDH胞外分泌量的增加;ETAE_0986编码产物为协助转运蛋白超家族(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MFS),其缺失也会造成GAPDH分泌量显著上调。缺失株转录水平的分析结果显示,以上三个基因的编码产物对gap基因的表达均有负调控作用,其如何作用并调控GAPDH胞外分泌的分子机制则仍需深入研究。 上述工作对进一步探究迟缓爱德华氏菌GAPDH的分泌机制、开发亚单位疫苗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