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经济分工形成了一定的效率优势和成本优势,但随之而来的链式生产也带来了资本效率低下、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分工的优势,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供应链金融可使核心企业降低采购成本,延长账期;使供应商降低生产成本,获得低成本融资。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将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定义为:以电商平台为运行基础,运用电商平台的信用和收集积累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与商流,利用自有资金、引入金融机构或外部投资者资金,进而对电商平台供应链上资金需求企业提供全面、高效的金融服务。本文以京东金融旗下首款供应链金融产品——“京保贝”为例,研究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的模式。首先介绍“京保贝”在京东规模迅速扩张、京东物流不断发力和京东合作伙伴的融资需求巨大的背景下产生,历经三个阶段的不断发展,服务京东商城供应商,供应链金融业务早在2017年就已成为京东金融利润的第三大贡献业务;其次分析“京保贝”的资金来源于债权打包,推出供应链金融保理债权ABS募集资金和合理运用京东集团的自有资金,采用应收账款质押的方式进行贷款;再者,分析“京保贝”后台系统的大数据模型体系、内部信用体系和“事前+事中+事后”贷款管理构成的风险管理体系。最后,基于可比性考虑,将以“京保贝”为例的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模式与商业银行服务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和物流企业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横向对比。通过在资金来源渠道、资金运用方式、风险管理和客户群体四维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京保贝”充分整合“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物流”,有效挖掘需求和把控风险,积极探索创新金融工具,发行国内第一单互联网保理债权ABS,引入外部投资者,募集更多资金补充“京保贝”资金来源;积累数据,建设信息池,后台大数据模型、内部信用体系和“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控制更优,有效降低违约风险;充分积累内部数据和抓取外部信息,再结合央行征信报告,从而构建内部信用体系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资金来源相对不足;客户群体来源单一,客户规模可进一步扩大的问题。根据“京保贝”的优势得出本文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案例分析的启示:要根据市场要求或需求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与工具;电商平台应当重视信息平台建设,运用大数据建立、完善风控体系;应进一步完善互联网信用系统建设。又依据上文对比分析,对电商平台开展供应链金融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提高电商平台服务资金供给能力;适当应用电商平台自有物流体系接触平台外部供应链,引进更多优质企业。京东供应链金融由最早的聚焦核心企业主体信用转为关注整个供应链上的总体风险,从借助传统供应链金融和商业银行力量,到成立商业保理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充分运用自有资金,再到挂牌保理债权ABS,引入外部资金,不断创新进取,使得整个供应链资金较为充足,为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