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对外交往的日益密切,近年来,大学生留学现象越来越普遍。作为重要教育基地之一的大学,需要在这种不可抵挡的趋势下更好的发展自己,吸引国外教育精华,推广本国教育文化,进而走向世界。大学校名是大学的无形资产,命名的适当与否对大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中国大学校名的“名正言顺”的视角来看,来更好的解决校名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名正”意味着大学中文命名要合情合理,“言顺”则是指英译的得体与否。翻译实践的有效进行离不开理论的支撑。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突破了传统翻译理论的束缚。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必须由译文预期的目的和功能决定,这为大学校名的英译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支持。目前,目的论的指导范围已经涉及到广告语、导游文本等实用文本的范围。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大学校名有三种功能,信息功能,文化传递功能以及祈使功能,其中以前两个功能为主。为了方便研究,将大学分为两大类,一是综合大学,二是多科性大学,同时将多科性大学划分为十一个类型分别进行讨论。接着论文分别就当今中英文版本校名的形势进行了讨论。在中文版本的讨论过程中,对校名合并和改名现象进行了适当阐述,同时对大学校名的语义特征进行了总结。在对英文版本进行讨论时,提出当今英译的六个趋势,同时还有两类大学的英译现状。接下来是整篇论文的重点所在,分析大学校名英译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解决,词汇层面,语义层面和文化层面。在目的论的启示下,总结出适合我国大学校名翻译的两个翻译策略,直译和音译。最后就论文中出现的“名正言顺”再一次做了解释,重申大学校名英译“名正言顺”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