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内监督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不曾松懈的党建主题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从全面从严治党的角度,赋予党内监督新的内涵和时代价值。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关于党内监督的重要思想,对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共产党的执政根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习近平党内监督思想”这一主体,首先沿着历史的脉络,系统地梳理了习近平党内监督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和现实依据;接下来,主要依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及相关参考文献,并参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一文献资料,试图概括了习近平党内监督思想的主体和原则、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提炼了实现党内监督的主要方式和制度。最后,结语部分,试图提炼了强化党内监督思想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这一思路,具体分以为五章进行系统研究。第一章,绪论部分。本章首先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研究习近平党内监督思想背景与价值。其次对党内监督思想国内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概括,试图全面把握这一思想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再次,向读者阐明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最后,指出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在于从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角度来研究习近平党内监督。绪论指出,习近平党内监督思想是一个新课题,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的最新成果,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当前,研究习近平党内监督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可以丰富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理论,加强对党建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把握。第二章,梳理了习近平党内监督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及其现实依据。本章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内监督思想、列宁的党内监督思想及实践、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党内监督思想以及中国古代的监督思想共同构成了习近平党内监督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历史基础。此外,习近平党内监督思想的形成更重要的来自于现实的依据,一是,巩固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需要;二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三是,助推“中国梦”的需要。第三章,试图概括了习近平党内监督思想的主体和原则。本章主要回答“谁来监督和依据什么原则来监督”的问题。习近平党内监督思想的主体可以概括为五大主体:党的中央组织、党委(党组)、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以及党外监督主体。这五大主体各尽其责,形成全面而严密的监督体系。习近平党内监督思想的原则主要包括:领导权力与责任担当相一致原则、重点监督与监督无禁区相结合原则、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协调原则以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原则等。这四大原则相互协调,使党内监督执行有力。第四章,试图探究习近平党内监督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本章主要回答党内监督“监督什么和思想特征”的问题。习近平党内监督思想主要监督:全党上下遵循党章和宪法,树立“四个意识”,落实民主集中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党的干部标准,廉洁自律、秉公用权,完成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部署的任务的情况。全面性、系统性、从严性和制度性是习近平党内监督思想所具有的鲜明特征。第五章,考察了实现党内监督的主要方式和制度。概括得出实现党内监督思想主要包括四种方式:巡视监督、监督执纪问责、民主监督和党外监督。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坚持党内谈话制度、执行干部考察考核制度、履行领导干部述廉评议制度、完善领导干部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健全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制度是落实党内监督的制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