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河自然保护区浮游生物功能群研究及水质评价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aivina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位于七星河流域中下游南岸,是三江平原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湿地之一。近年来,受村镇扩张,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农田化现象严重。本研究根据七星河自然保护区实际情况共设置采样点10个,分别于2017年春(5月)、夏(7月)、秋(9月)三季对浮游生物及水环境理化因子进行采样调查,分析讨论了浮游生物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水体理化指标与生物学指数对保护区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如下:调查期间,七星河自然保护区共采集到浮游植物8门73属130种,其中绿藻门与硅藻门种类数最多,分别为59与40种,裸藻门12种,蓝藻门7种,金藻门5种,甲藻门3种,隐藻门和黄藻门各2种。浮游植物种类数春季(97种)>夏季(73种)>秋季(53种)。浮游植物丰度在0.6×104ind./L~506.4×104 ind./L之间,年平均值为44.81×104ind./L,生物量在 0.018mg/L~8.057mg/L 之间,年平均值为 1.24mg/L。七星河自然保护区共划分浮游植物功能群25个,其中优势功能群10个。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呈现出D/MP/P/Y—D/P→X2/Y的季节演替规律。将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功能群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结果显示,影响七星河自然保护区浮游植物功能群的主要水环境因子为水温、浊度、酸碱度和氮磷营养盐。七星河自然保护区共采集到后生浮游动物29属46种,其中轮虫种类最多,为37种,枝角类5种,桡足类4种。后生浮游动物种类数夏季>春季>秋季,分别为38、29、21种。后生浮游动物丰度在43.00ind./L~5495.00ind./L之间,年平均值为564.49ind./L。生物量在 0.028mg/L~4.655mg/L 之间,年平均值为 0.69mg/L。七星河自然保护区后生浮游动物共划分功能群5个,分别为轮虫滤食者(RF)、轮虫捕食者(RC)、小型浮游动物滤食者(SCF)、中型浮游动物滤食者(MCF)、中型浮游动物捕食者(MCC),呈现出RC/MCC→RF/RC/SCF/MCC→RF/MCC的季节演替规律。将环境因子与后生浮游动物功能群进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结果显示,影响后生浮游动物功能群的主要水环境因子为水温、电导率、浊度、氯离子和氮磷营养盐。七星河自然保护区水温(WT)、氯离子(Cl-)、铵根离子(NH4+)存在显著季节差异。使用营养状态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浮游植物功能群Q指数对七星河自然保护区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七星河自然保护区为中营养水平,污染程度较轻。
其他文献
基体效应是影响LA-ICP-MS分析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但目前却没有一种量化基体效应研究的方法。提出了一种以分析元素与内标元素的强度比(Ii/Iis)为纵坐标、浓度比(ci/cis)为
故障现象一辆2011年奥迪Q5,搭载第二代EA888型2.0T发动机和0B5型四驱双离合变速器,行驶里程为150 000km,车况良好,基本无事故史。客户抱怨:最近坐在车上偶尔感觉到比较明显的
原发性肺癌(简称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高居我国恶性肿瘤死因首位。中央型肺癌发病隐匿,影像学检查在其早期诊断中至关重
中国加入WTO后大量的国际交往活动都以实用文本为媒介,要求准确高效的翻译。因此,研究其翻译方法,促进实用翻译质量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本文试图以功能翻译理论为视角来探讨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病的病原菌。通过其表面蛋白(黏附素)与宿主的细胞外基质结合感染宿主,这些蛋白的结构已从分子水平上得到揭示。本文综述了金葡菌产生的
突发性事件是指事前没有任何预告和先兆,突然发生的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灾难的事件,突发事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有影响又有促进.因此,必须深入研究突发事件与思想政
随着时代的前进和消费者要求的提高,以前的旅游地区的产品已经满足不了当今社会的需求,进而推出了地方特色浓厚的旅游文化产品。深入调查了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和公园的现状,发
通过分析我校帕萨特电控发动机故障实验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进行了功能测试:正常运转数据测试和故障模拟数据测试。将改进后的故障实验台应用到汽修专业
有一道试题,要求辨别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这首词的下阕的三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了什么修辞格。我认为这三句用的修辞格是拟物。有人认为我的答案"不标准
采用室内土柱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湿润程度(55%和80%WFPS)条件下外源碳(葡萄糖,6.4 g C m·2)和两种形态氮(NH4Cl和KNO3,4.5 g N m-2)的添加对温带成熟阔叶红松混交林和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