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nm23 -H1、C-erbB-2和Cyclin E蛋白表达及其与相关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1996年1月—2000年12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乳腺癌患者80例,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记录其生存时间。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单侧、原发、年龄26--70岁、中位年龄40岁。依UICC临床分期标准,Ⅰ期12例、Ⅱ期43例、Ⅲ期16例、Ⅳ期9例。本组所有病例均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并经病理证实、临床资料完整。随访终止时间为2004年12月31日。采用SPSS12.0 for window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卡方检验及四格表精确概率法对乳腺癌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描述生存曲线、Log-rank法进行差别显著性检验、Cox比例危险度模型作为多因素预后分析。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80例乳腺癌石蜡切片中nm23 -H1、C-erbB-2和Cyclin E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3种蛋白表达与相关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 nm23 -H1蛋白表达率为57.5﹪,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TNM分期)、腋淋巴结状态和远处转移相关;C-erbB-2蛋白表达率为41.2﹪,与患者年龄、月经状况、肿瘤大小、TNM分期和腋淋巴结状态相关;Cyclin E蛋白表达率为44.2﹪,与患者TNM分期和腋淋巴结状态及远处转移相关;(2)nm23-H1阳性表达与C-erbB-2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r为-0.528;与Cyclin E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r为-0.224;C-erbB-2阳性表达与Cyclin E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r为0.37。(3)nm23-H1阳性组患者生存率高于阴性组(P<0.01);C-erbB-2、Cyclin E阳性组患者生存率低于阴性组(P<0.01)。(4)在生存时间<5年的患者中,C-erbB-2蛋白阳性表达率最高,为66.67%,三种蛋白阳性表达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生存时间≥5年的患者中,nm23-H1蛋白阳性表达率最高,为91.14%,三种蛋白阳性表达率之间差异也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5)单因素分析中,患者月经、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腋淋巴结状态、远处转移等指标对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有明显影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6)nm23-H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预后较好,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nm23-H1为乳腺癌有效的独立的预后指标,其风险度exp(β)为0.395。C-erbB-2蛋白表达阳性者预后较差,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C-erbB-2是乳腺癌预后的一个独立指标,其风险度exp(β)为2.009。单因素分析中,Cyclin E蛋白表达阳性对乳腺癌预后影响显著,但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未能得出相同结论,传统的预后因素中,TNM临床分期可作为乳腺癌有效的独立的预后指标,其风险度exp(β)为1.446。结论:nm23-H1、C-erbB-2和TNM分期是乳腺癌的独立的预后指标,检测nm23-H1、C-erbB-2有助于筛选出具有高复发及转移危险的患者,从而指导临床治疗,Cyclin E作为乳腺癌的预后评价指标还尚待进一步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