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山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区系地理及保护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a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广水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4’28.71"~113°58’7.05",北纬31°43’27.87"~31°37’37.41",总面积为7426.61hm2。本文以中华山的野生脊椎动物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收集并整理相关文献。运用动物地理学以及动物分类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中华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脊椎动物的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地理分布格局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中华山自然保护区监测与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保护区现有野生脊椎动物32目92科205属265种,其中:鱼类有5目7科15属15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有27目85科190属250种,占全省总种数36.39%。在陆生野生脊椎动物中,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分布有2目8科14属15种,2目9科26属31种,15目48科112属165种和8目20科38属39种。2.中华山自然保护区处于东洋界华中区东北部,与古北界邻近,使得相邻界区之间物种相互渗透,过渡特征明显。陆生脊椎动物的区系特征都以东洋种占优势,两栖类与爬行类古北种较少,鸟类、兽类呈现出东洋种和古北种相混杂的格局。3.保护区内有很多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保护与科研价值比较高。在调查过程中,共发现: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有37种,包括1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物种金雕(Aquila chrysaetos),有36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物种;有50种珍稀濒危物种,其中:有18种兽类,14种鸟类,6种两栖类,12种爬行类。4.保护区地处大别山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reevesi)保护区群的核心位置,在实现跨区域保护、提高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访问,样线调查,红外相机监测,我们绘出白冠长尾雉在保护区的大致分布示意图,这对于区内白冠长尾雉的研究与栖息地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5.保护区与居民区存在利益冲突。调查发现,中华山保护区周边居民参与式管理水平较低,居民保护意识不强,不了解保护区功能分区,保护管理存在众多问题。针对调查结果提出几点建议:增设居民参与管理制度,增加居民决策权,科普自然保护区相关管理理念,保护居民合法权益,制定相关奖惩机制等。
其他文献
从政府扶贫和职教扶贫的现状、内涵及意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职教扶贫与政府经济扶贫的关系,提出了适合本地区职教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以期为新形式下恩施少数民族地区的
<正>聆听学生的声音,可以净化老师自己的心灵;聆听学生的声音,需要老师将心比心,需要许多细致的方法。学生的想法丰富多彩很直接,我们真的能按照学生的意愿去办学吗?黄浦区在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进入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等的矛盾日渐增加,导致公共危机频发,波及范围不断扩大,影响程度更加深远,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进一
以棉花秸秆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磷酸法制备活性炭,探讨了微波功率、辐射间及磷酸浓度等工艺条件对棉秆活性炭吸附性能及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磷酸浓度、微波功率与辐
<正>教育综合改革必将给高中教育教学带来两个变化:一是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变为真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确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课程结构必须由
经典著作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强烈的震撼力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注定其可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当代大学生崇尚经典,对经
指纹具有唯一性、稳定性的特征。本文讨论了指纹识别系统中读取指纹、图像处理、特征提取等技术的原理并介绍了指纹识别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作为"第五代"金牌掌镜人的顾长卫,自2004年执导自己的处女作至今仅有三部作品:《孔雀》、《立春》、《最爱》,这三部作品秉承顾长卫一贯的艺术风格,通过对大时代背景下小村镇
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分析了影响我国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各种因素,采用SPSS数据分析技术对影响跨文化适应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各变量因素对跨文化适应能
从教学实践中观察发现,许多教师不会上书法课,认为书法课就是让学生自己练习书法,只要照着字帖临摹,孰能生巧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样上书法课,时间一长,学生会觉得书法课枯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