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MV模型的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的度量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H_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 在全球信用不断膨胀的背景下,信用风险暴露也越来越严重。信用风险已经成为各国金融系统所面临的核心风险。如何准确度量信用风险也成为金融机构、投资者、政府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信用风险的度量也逐步成为风险研究领域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 本文对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度量进行了理论研究并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中国证券市场股改后的上市公司已经超过90%,市场对公司价值发现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股价反映公司价值信息进一步增强的实际情况,运用KMV模型基于市场价格变动信息评价我国证券市场上绩优公司与绩差公司的信用风险已比较适合,并通过实证来检验模型识别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能力。研究表明,在现阶段基于期权定价理论的KMV违约模型还能很好的应用于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度量。
其他文献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成立交易所以来,上市公司在我国的数量与日俱增,同时上市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证监会从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出发,要求对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交易实行“特别
目前经济下滑压力大,增长速度变缓,过去借助投资带动的增长方式已不再适应当前新常态,经济有必要寻求新的、与新常态相适应的增长支撑点。无论是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还是新常
现代企业管理中,股东间的信息不对称极易造成中小股东利益的损失,大股东利用其在董事会中的优势地位,通过某种途径侵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2010年,为了提升整个市场信息效率水平,实现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快速、直接沟通的愿望,深圳交易所推出了“互动易”信息平台,但是该平台的推出是否真的增加了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交流呢?这种交流又是否给投资者和企业带来价值呢?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关注度的增加是否能够为自身和企业带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