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人员行走荷载作用下脚手架的动力分析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ly_s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内容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578050):“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防错机理和对策研究”的一部分。我国由人为错误引起的脚手架事故频发,不仅使企业效益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巨大损失,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根据实地调研的结果,分析给出脚手架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两种常见操作行为—负重行走和敲击。进行这两种常见操作行为的模拟试验,得到模拟人员A、B进行负重行走和敲击行为时各关节角度的时程变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2)根据上述行为模拟试验的数据建立三维人体模型,并将上述模拟试验得到的人体各关节角度的时程数据作为初始驱动数据,进行脚手架上施工人员常见操作行为的仿真分析。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提出:模拟人员A、B负重行走时,单脚产生的动力荷载模型—F-wb荷载模型。并根据模拟人员进行负重行走和敲击时的最大活动范围,确定脚手架的新尺寸。(3)根据行为仿真分析给出的脚手架的新尺寸,建立脚手架有限元模型,并根据F-wb荷载模型得到施工人员行走时产生的动力荷载,将此行走动力荷载施加到脚手架上进行动力分析。研究讨论在静、动力荷载作用下,该脚手架的变形和受力。定义“动力增加效应De”,表示考虑动力效应比未考虑动力效应时,脚手架内力的增加程度。通过计算分析可知:考虑动力效应后,脚手架截面的内力峰值高于未考虑动力效应时的内力最大值,这对结构是不利的。从而得出结论:从结构受力角度考虑,简单的将动力荷载简化为静力荷载进行脚手架的设计计算是不安全的。分析讨论单人行走荷载施加在脚手架不同层时,该脚手架的变形、受力情况。进行两人行走荷载邻跨施加、隔跨施加在脚手架第五层时,脚手架的动力分析,经研究分析得出结论:行走荷载隔跨加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小脚手架水平横杆的位移,有利于结构安全,但是对脚手架水平横杆的内力没有明确的降低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当下,各校的新课改程度加深,在初中各学科授课中教师应当采用科学途径引导学生对自身素质进行多角度优化。在初中,英语是较为重要的授课学科,在该学科授课中,如果想要在其授课途径中融入立德树人的德育理念,授课人员应当对该学科的深层情感和价值观进行深度掌控,并根据授课内容设计德育渗透,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多角度优化。在文章中,笔者在初中英语授课中进行以立德树人为德育理念的授课的科学性尝试,望能够对学生
本文采用ABAQUS中的修正剑桥模型对深基坑开挖下坑底抗拔桩受力特性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分别采用二维轴对称模型和三维模型对坑底单桩和和坑底不同位置单桩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采
在多年种植的果园里再植同种类果树后易造成连作障碍,这是一个生产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果树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许多品种的梨树因多代连作引发的地力衰退
本文针对影响FRP-OFBG(Fiber Reinforce Plastic-Optical Fiber Bragg Grating)智能材料传感特性的几个主要因素展开了研究。以GFRP-OFBG(Glass FiberReinforce Plastic-Op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