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增温对喜旱莲子草根系表型、茎和叶特征的影响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iedi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是苋科(Amaranthaceae)莲子草属(Alternanthera)植物,原产南美,2003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为“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对于喜旱莲子草的研究,前人多集中在不同生境、不同营养元素对喜旱莲子草生长繁殖的影响,也包括地下土壤营养成分与喜旱莲子草的研究等方面,但目前仍无土壤增温对喜旱莲子草生长繁殖影响的研究报道。喜旱莲子草在我国扩散的区域为于东经97°以东、北纬45°以南的广大区域;其垂直分布的上限约为海拔700 m,集中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地区,暖温带半湿润以及热带偶有发生。本研究拟模拟自然状态下的土壤温差,通过选同一克隆种群的喜旱莲子草根状茎(直径约1cm左右,长约3cm,含一个芽)和土壤增温(对照、增温2℃和增温4℃)处理,研究了土壤温度变化对喜旱莲子草根系表型特征、地上茎和叶片形态特征和生物量分配等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的土壤温度下,喜旱莲子草一级根系分枝数、主根直径和长度、根生物量等表型指标参数存在差异。在对照土壤温度、升高2℃和升高4℃的处理水平下,一级根系分枝数在分别为5.5、5.1和5.7个,最长分枝根长分别为20.36、17.96和15.56cm,主根直径分别为1.88、1.89和1.87cm,主根长在三种土壤温度水平处理下分别为8.01、8.54和8.41cm,根生物量分别为5.19、3.88和3.89g。喜早莲子草的主根分枝密度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主根分枝强度则表现为依次增大。土壤温度对喜旱莲子草的最长分枝根长有较大影响,两者有显著的回归关系,表明在一定的土壤温度范围内,可以根据土壤温度的变化来判断喜旱莲子草的最长分枝根长的生长变化程度。2.在对照土壤温度、升高2℃和升高4℃的处理水平下,喜旱莲子草地上最大节间长分别为4.38、4.94和5.47cm,叶柄长分别为0.54、0.46和0.61cm,叶片数在三种土壤温度水平处理下分别为99、131和138个。土壤温度对喜旱莲子草的最大节间长和叶片数也有较大影响,土壤温度与两者呈显著的回归关系。表明在一定的土壤温度范围内,可以根据土壤温度的变化来判断喜旱莲子草的最大节间长和叶片数的生长变化程度。3.喜旱莲子草在土壤温度差为2℃和4℃的情况下,其一级根系分枝数的差值分别为0.4和0.2,最长分枝根长的差值分别为-2.4和-4.8,主根直径的差值分别为0.01和-0.01,主根长的差值分别为0.53和0.4,根生物量的差值均为-1.3;最大节间长的差值分别为0.56和1.09,叶柄长的差值分别为-0.08和0.07,叶片数的差值分别为32和39。以上结果揭示了该物种可改变根系的分形模式从而实现多气候带的生存与分布,对进一步揭示喜旱莲子草的扩散机制和防治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本试验选取4只平均体重55 kg的小尾寒羊母羊,安装永久性十二指肠和回肠瘘管,采用自身对照设计,精粗比1:1日粮条件下,在对照期和试验期分别添喂0或216.49 mg·kg-1日粮(干物质
研究背景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是一种温度依赖性双相型条件致病真菌,可感染免疫缺陷人群,区域流行于东南亚地区和我国南方。近年来,随着HIV患者的增加,
1998年国企改制和住房改革之后,单位逐步结束了住房分配和大院建设的责任,直接导致单位综合体的解体,居住郊区化快速发展,从而加快了职住分离,引起了严重的通勤问题。随着计
茶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饮料之一,而中国作为茶叶的原产地,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消费国,也是最大的茶叶生产国。茶叶种植是中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它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对于茶园的监测和评估意义重大。然而,传统的茶园监测主要是通过人工的野外调绘完成,这种方式耗时耗力而且误差较大。与此同时,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影像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农作物种植区域的监测中,但是却鲜有研究将
目的:细胞水平研究SAK-HV对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作用机制;SAK-HV口服给药对高脂大鼠的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方法:1、不同浓度SAK-HV处理MAEC24hrs,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