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收集32例原发性IgA肾病(风湿内扰证)的患者,予以雷公藤多甙片联合“IgA肾病方”治疗后进行前瞻、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深入探讨“风湿证候”在IgA肾病的病机内涵、证候特点、辨证依据,并观察雷公藤多甙片联合“IgA肾病方”对IgA肾病(风湿内扰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方法对所有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风湿内扰证)的32例患者(GFR≥30ml/min,0.5g-≤24h尿蛋白量<3.5g)予以饮食、调脂及降压护肾等基础治疗后,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大组。治疗组予以中药治疗组方,每日一剂治疗。对照组予以中药模拟剂,每日一剂治疗。通过临床观察12周后,检测各组患者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肌酐、血尿酸、血白蛋白、血脂、肾小球滤过率、C反应蛋白、中医症候疗效及西医疗效等。结果(1)依据中医临床症状积分量化表计算,治疗组患者中医症候的总有效率为81.25%,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2)治疗组患者西医的总有效率为62.5%,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3)治疗组与对照组血肌酐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前后血肌酐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4)治疗组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前后肾小球滤过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与对照组血尿酸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前后血尿酸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组与对照组尿蛋白定量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前后尿蛋白定量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7)治疗组与对照组尿红细胞计数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前后尿红细胞计数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8)治疗组与对照组血白蛋白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前后血白蛋白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9)治疗组与对照组甘油三脂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前后甘油三脂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10)治疗组与对照组C反应蛋白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前后C反应蛋白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片联合“IgA肾病方”能减少原发性IgA肾病(风湿内扰证)患者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对于血肌酐稍高的患者,可降低血肌酐值,有利于肾小球滤过率的恢复,使肾功能趋于稳定,并且使患者中医症候及西医症状得到改善,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