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骨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为临床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中支架材料是核心问题之一。本研究以乌贼骨为原料,通过水热反应转化生成羟基磷灰石材料,并探讨该材料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 方法:(1)海洋生物乌贼的脊骨取材,高温高压条件下与磷酸氢二铵反应,反应前后的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XRD)、红外吸收光谱分析(FTIR)和X射线能谱分析(XRS),分析反应前后物质的物相组成和晶体构型。同时比较了不同温度、不同压力和不同反应时间对于反应结果的影响。(2)以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水热反应产物的空间结构,评价其是否具有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所需要的网状结构。(3)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乌贼骨进行金属元素分析,评价其毒性元素的水平;同时对水热反应产物进行溶血实验、细胞毒性实验和细胞贴附实验等,评价其生物相容性。(4)体外分离培养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并将骨髓基质成骨细胞与水热反应产物复合,植入无免疫动物裸鼠背部皮下,观察此复合人工骨在无免疫动物体内的成骨能力。(5)将骨髓基质成骨细胞与水热反应产物复合,自体移植修复兔颅骨缺损,观察此复合人工骨的骨缺损修复能力。 结果:(1)XRD、FTIR和XRS分析显示,乌贼骨的化学组成是碳酸钙,晶体型是文石型;高温高压条件下,乌贼骨与磷酸氢二铵反应生成羟基磷灰石,即乌贼骨转化羟基磷灰石材料(CBHA)。(2)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下此水热反应的速度不同。在180℃、0.99MPa下,反应2d后完全转化成为CBHA;在250℃、3.92MPa下,反应3h后完全转化成为CBHA。(3)不同反应时间下,生成不同文石/HA比例的梯度材料。在180℃、0.99MPa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时,12h后,HA占24%; 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id后,HA占44%;Zd后,HA占100%。在250℃、3.92MPa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时,lh后,HA占20%;Zh后,HA占78%;3h后,HA占 100%。④CBHA材料在宏观上保持了多孔网状结构的特点,网孔间相互交通;在微观上出现了微球结构,它们又是由许多纳米级的微球、微丝、微管、微粒所构成,从而形成一种自组织的纳米材料体系。(5)两组 CBHA材料的兔血溶血率分别为 0.004和 0刀05,骨髓基质成骨细胞(MSO)与材料的浸提液共培养条件下生长状况良好,MSO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贴附增殖良好,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历)CBHA与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复合所形成的复合人工骨在裸鼠皮下成骨明显,成骨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7)CBHA与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复合所形成的复合人工骨修复兔颅骨缺损效果良好,明显优于单纯植入CBHA组和空白对照组。 结论:(1)乌贼骨化学组成为碳酸钙,晶体构型为文石型。(2)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乌贼骨可以与磷酸氢二铰发生水热反应,最终产物是羟基磷灰石。①上述水热反应的速度具有温度和压力依赖性。(4)通过调整反应的温度、压力和时间,可以形成梯度羟基磷灰石材料。(5)CBHA材料在宏观上保持了多孔网状结构,微观上表现为自组织纳米体系,从而形成自组织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6)CBHA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mCBHA/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复合人工骨在无兔疫动物皮下成骨作用良好。仰CBHA/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复合人工骨自体移植修复颅骨缺损效果良好。(9)CBHA材料有可能成为一种支架材料用于骨组织工程的研究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