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与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利益息息相关。企业的会计信息是投资者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做出最终投资决策的直接依据,是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企业管理的参考内容,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决策的成败。学术界对于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以及如何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展开了广泛的研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大量关于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中,却鲜少引入管理者过度自信因素以及进一步讨论公司治理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综合影响。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基础,将公司治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纳入统一的框架体系,实证检验公司治理、管理者过度自信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独立作用以及共同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我国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监事会规模、前三名高管报酬、前三名董事薪酬、高管人员持股比例、H1指标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和、H3指标即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和、H5指标即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和、H10指数即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和、Z指数即第一股东持股比例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以及国有股比例)的十二个方面计算出公司治理综合指数,以此来反映各公司治理水平;采用盈利预测偏差率(偏差率=(预测利润-实际利润)/实际利润)的高低(运用于回归分析)以及管理者的相对薪酬水平(运用于稳健性检验)来反映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以盈余质量作为替代指标,利用DD模型的残差项来衡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全面综合考虑公司治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本文主要使用软件Eviews6.0和SPSS19.0,通过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公司治理水平越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越好,即公司治理有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非国有控股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存在过度自信心理的管理者,确实可能进行盈余操纵,从而降低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而国有控股企业的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更显著;最后,公司治理有助于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负向影响,同时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公司治理产生的抑制作用更显著。针对此,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构建合理的股权结构,提高董事会、监事会的监督效力,改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等。这有利于投资者做出客观的判断和正确的投资决策,提高决策的有效性,有利于完善董事会及监事会监督机制,进而促进公司自身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证券市场,最终能更好地为公司股东、债权人以及其他相关利益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