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选育及絮凝特性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絮凝剂具有价格低,絮凝效果好等优点,但存在一些缺点如:饮用水中残留的铝易导致老年痴呆症;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单体对人体有毒害作用,易引发癌症等。因此,开发安全无毒、高效的、无二次污染的新型环保絮凝剂,对相关水处理工艺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都有着很重要的现试意义。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一类新型的水处理剂—微生物絮凝剂应运而生,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本文从土壤中选能产生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并在此基础上对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机理和应用等展开初步研究。从土壤中筛选出了8株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经复筛后得到2株絮凝活性较高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命名为C1和C5。以C1和C5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培养基中碳源、氮源、无机盐以及培养基初始pH值和培养温度等理化因素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1菌株产絮凝剂的最适条件为:分别以浓度为2%的葡萄糖和0.2%的牛肉膏为最适碳源和氮源,其他条件:初始pH6.0,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为72h。所产絮凝剂对0.4%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率可达90.4%;C5菌株的最适培养基为:以浓度为1%的葡萄糖和0.2%的谷氨酸为最适碳源和氮源,初始pH 7.5,培养温度36℃,培养时间为72 h。所产絮凝剂对0.4%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率可达92.0%,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正交实验确定C1菌株的最适絮凝条件为:发酵液投加量2.0mL,絮凝时pH 7.0,CaCl2溶液的投加量为4.0ml,静置时间为60min;确定的C5菌株的最适絮凝条件为:发酵液投加量2.5 mL,絮凝时pH 6.0,CaCl2溶液投加量为5mL,静置时间为100min。利用丙酮提取法,从发酵液中提取絮凝剂,并研究了其主要成分。通过苯酚—硫酸法、茚三酮反应确定微生物C1所产絮凝剂主要成分为多糖,C5所产絮凝剂主要成分为多糖和蛋白质。这两种絮凝剂对生物染料次甲基兰的脱色率可达98.5%和99.0%,其良好脱色性能使絮凝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通过优化实验,确定了最适脱色条件。为了降低微生物絮凝剂的生产成本,以发酵培养基为基础,采用其他一些物质作为菌株培养的替代碳源、氮源。实验结果显示,用乙醇作为碳源时,C1和C5的絮凝活性分别达到84.4%和82.8%;以豆饼、黄豆粉和豆芽汁分别替代酵母膏作为C1的氮源后,絮凝活性分别为83.0%、84.1%和83.0%;当C5的氮源为豆芽汁后絮凝活性为81.8%,效果均优于使用酵母膏。
其他文献
芦苇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本文针对近年来辽河口芦苇湿地严重退化、生物量显著降低、生态功能明显下降等问题,分析了原因,以提高土壤中N、P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研究以新发现的多金属超富集植物圆锥南芥(Arabis paniculata Franch)为材料,通过不同的培养方式研究了其对Pb、zn、Cd的吸收特性以及生理特征。主要内容包括圆锥南芥对Pb、
晏几道是宋代著名词人,以其独特的词风在宋代词坛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创作手法上,晏几道大力创作小令和“以诗为词”的尝试推动了词的进一步发展,而其《小山词》中充满悲情的
学位
朱砂安神丸最早收录于《内外伤辨惑论》,由朱砂、地黄、当归、黄连、甘草五味药配伍而成,其功效为镇心安神、清热养血.该方常用于治疗心烦怔忡、失眠多梦等疾病.本文查阅多方
本文以溶胶、凝胶、无机盐混合液和前驱体悬浊液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出了纯相PbZrxTi1-xO3(PZT)。在此基础上,通过在水热系统中引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聚丙烯酸(
写作心理是指对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从写作心理视角解读《命若琴弦》意即对作者的创作心理、作品中所表现和包含的心理现象以及读者的欣赏心理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