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海关物流监管效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贸易国际化越来越广泛,企业竞争已经向物流这一“未被开垦的黑土地”大步迈进。1998年全国打击走私工作会议以后,猖獗的走私违法活动得到遏制,进出境秩序得到规范,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企业要求海关规范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的呼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因此认真把握国际物流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努力构筑新型的便捷通关流程,实现国际物流的无障碍通关,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竞争的需要,促进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海关工作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对哈尔滨海关进出口贸易状况及物流监管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归纳了目前物流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大通关下的便捷通关难度大,物流监控未能发挥整体效能,业务基础建设欠账较多,走私链的存在导致物流管理失控等。在此基础上,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物流监管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我国其他海关在这方面的先进的做法,重点从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重组业务流程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对策。变革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从货物监管向企业监管模式转变,从单兵作战向综合治理转变,从随机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等。创新管理手段主要提出了改进物流监控的技术手段,实现加工贸易联网监管,建设电子口岸等。针对如何提高哈尔滨海关的物流监管效能,本文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提出了构建新型的物流监控体系的总体设想,主要包括实体监控系统,信息监控系统以及查验制度,理顺了体系内部的关系,并提出了一套科学的物流分析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海关“高效运作”与“有效监管”之间的矛盾。
其他文献
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是中国最大的国有企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中国石油国际事业公司暨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中联油公司)作为中油的直属专业外贸公司,负责
现如今,占据我国企业创造效益极大比重的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几乎达到了99.3%。我国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由其占据,同样其在我国GDP所占据的比例也高达55.6%,同时占据了我国62.3%
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得到认可并蓬勃兴起,作为民营经济主体的家族企业对缓解就业压力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作用突出,家族企业的持续成长对保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意义重大。而长久以来,家族企业持续成长和治理结构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困扰众多学者的难题:一方面,家族企业“长不大”问题普遍,家族企业生命周期大都较短,企业一旦达到一定规模就很难继续成长。尤其中国正处于第二代掌权人逐渐掌握公司大权的交接班高潮期,内外部不稳
防震减灾是一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特殊公益性事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防震减灾工作的任务更加繁重和艰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防震减灾工作也出现新的特点,人才资源与事业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等主要理论,分析了地震系统人力资源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现状,提出了地震系统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建议。首先,本文在对地震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外部环境及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