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评价MIS--TLIF与TLIF对椎旁肌损伤程度的量化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tao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量化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与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对椎旁肌的损伤程度。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11月,在我院住院行单节段手术治疗的48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资料,其中行MIS-TLIF治疗22例,男性10例,女性12例,行TLIF治疗26例,男性11例,女性1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卧床时间,并且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1周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和腰椎磁共振检查,通过磁共振图像计算手术部位肌肉净横截面积(lean muscles cross sectional area,LMCSA)。  结果:术前VAS评分:MIS-TLIF组(7.45±1.18)分、TLIF组(7.42±1.1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LMC SA:MIS-TLIF组(651.80±58.86)mm2、TLIF组(640.97±65.22)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MIS-TLIF组(139.45±13.91)min、TLIF组(144.77±14.5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MIS-TLIF组(119.32±8.22)ml、TLIF组(279.12±18.88)ml,MIS-TLIF组小于TLIF组(P<0.05);术后引流量:MIS-TLIF组(62.27±6.07)ml、TLIF组(122.88±9.31)ml,MIS-TLIF组小于TLIF组(P<0.05);术后卧床时间:MIS-TLIF组(7.14±0.83)d、TLIF组(10.42±0.90)d,MIS-TLIF组小于TLIF组(P<0.05);术后1周VAS评分:MIS-TLIF组(1.77±0.69)分、TLIF组(2.08±0.5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改善率:MIS-TLIF组(-75.95±8.94)%、TLIF组(-71.38±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LMCSA:MIS-TLIF组(591.70±52.81)mm2、TLIF组(528.17±60.41)mm2,MIS-TLIF组大于TLIF组(P<0.05);两组术后1周VAS评分及LMCSA均小于术前(P<0.05);LMCSA变化率:MIS-TLIF组(-9.19±2.56)%、TLIF组(-17.68±2.07)%,MIS-TLIF组小于TLIF组(P<0.05)。  结论:通过对术前及术后近期磁共振的比较发现,MIS-TLIF对椎旁肌的损伤程度明显小于TLIF。
其他文献
减重代谢外科在发展历程中先后涌现出多种不同类型的手术方式.有的术式虽曾一度风靡,但因种种原因正在退出历史舞台,如可调节胃束带术(adjusta-ble gastric band,AGB).有的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prostatic electrotomy, TURP)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术后出血是其常见并发症.呋喃妥因作为新型抗生素,对尿路感染中较常见病原菌
我国对于肥胖的认识,早在《中华医典》中就有相关记载,在古代医籍中虽然没有专门论证肥胖,但也将肥胖作为疾病论述[1].由于缺乏系统的认识和客观的诊断标准,没有针对肥胖的特
就儒佛之辨而言,朱子與歐陽竟無可以作爲理學家闢佛與佛學家會通孔佛的兩個典範,代表完全不同的兩種立論旨趣.朱子視《中庸》爲孔門傳授心法或道統聖學一脉相傳的經典依據,以
美国代谢和减肥外科学会(ASMBS)数据显示,近几年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逐渐成为减重外科开展最多的术式,2019年国内张忠涛教授团队牵头
目的:利用体外反搏能提高人体血流剪切力的作用机制,观察接受定期体外反搏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其血浆EL浓度的变化以及36个小时体外反搏治疗过程中EL浓度的动态演变,同时分析EL与C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术后1 年的功能优于保守治疗,并明显降低骨不连及二次手术发生率[1 ].Den-ise等[2]认为手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可获得较优越的肩关节功能及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对开胸手术病人围术期疼痛控制及血清前列腺素E2(PGE2)、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方法 行开胸手术治疗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
胆道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目前有增高趋势,晚期胆道系统恶性肿瘤姑息性化疗效果差,生存期短.白蛋白紫杉醇等新型化疗药物及三药联合化疗方案的探索性治疗提高了晚期胆道系统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