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之旗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20世纪之交传入中国的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对近代中国政治变革产生过巨大影响。 作为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理论形态,民族主义被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当作救亡图存的政治思潮、构建国家现代化形态的引导理论和进行政治革命的动员力量。 传统中国并非一个西方式的单一民族国家,而是由多民族构成的文明体系与帝国国家形态,在“中华帝国”中宣扬民族主义,势必造成多民族国家的崩溃与传统政治秩序的解体。近代中国的国家转型过程虽然漫长,却成功地避免了帝国国家解体的危机,而且还保持着强大的连续性——从清帝国经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疆域保持着完整,国内多民族结构也得以保存。“中国”现象的存在,构成对民族主义政治原则的挑战。 本文从民族主义与国家转型关系的角度,对近代中国国家转型过程中的列强在华势力、地缘政治、民族主义革命、国家重建等因素进行政治史、思想史、外交史、社会学、意识形态学等方面的研究。认为“中华帝国”的完整性与连续性的形成,主要原因包括:其一,列强在华力量均势的形成,使“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实体得到认可;其二,自晚清以来的中国政府、外交官员对均势外交、弱国外交的运用,为“中国”在国际竞争的险恶环境中创造了较大的回旋空间。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尽管民族主义是一股巨大的力量,但民族主义革命恶化了中国的国际生存环境,使中国一再进入地缘霸权的势力圈中。民族主义给国家转型过程带来的不是凝聚力的加强、国家的统一,而是帝国的分裂,是国家力量的削弱。近代中国的国家转型,为此经历着十分痛苦而漫长的蜕变过程。也因为这种推延,使中国国家在近代国际社会的激烈竞争中始终处在弱势地位,一再遭受欺凌。这种状况又加深了国家统治的合法性危机,从而使革命主导着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全过程。 全文共三章。第一章,对甲午战争之后列强瓜分中国与中国民族主义兴起的国际背景展开分析;第二章,对辛亥革命前后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复杂类型进行重构,并从“中华帝国”的视野对民族革命引发的国家危机与政治困境进行梳理;第三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特别是“二十一条”时期的民族主义革命与政治运作,从国家与革命的角度对中华革命党援借日本力量所造成的国家危机进行分析,指出在中国革命运动中,民族主义不是作为政治原则被信奉,而是一种旗号,是权力争夺的策略。
其他文献
对进口KKK风机用PLC控制系统升级改造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尽可能减少升级改造工作对正常生产的影响,对原有的控制柜不进行整体更换,而是保留原有低压主回路元件及接线端子
道德教育应充分利用社会生活中蕴藏着的丰富多样、内容鲜活的德育素材,通过社会生活实践进行感染教育。具体可从四方面着手: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教材内容;建设道德制度,形成规
配电线路是电网的基础设施,配电线路接地故障是10kV配电线路实际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故障之一。通过阐述10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的原因,提出了处理措施,以期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量刑在本质上不是"刑之量化",而是"刑之裁量"。这决定了量刑思维不只是形式逻辑思维或辩证逻辑思维,而是二者的有机统一。量刑方法作为量刑思维的表现手段,需遵循量刑思维的
随着网络等信息类犯罪的不断涌现,侦查管辖问题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行关于侦查管辖的立法更突显出其不足及不能适应侦查实践之需求,因此研究探讨侦查管辖之现状和存在
冯梦龙笔下有着众多的觉醒女性,虽然这客观地表现了明代新思潮下的人性觉醒,但这些形象的塑造并不表示作家高举人性解放的大旗主张解放妇女。冯梦龙无意探讨中国女性的真正出
藻酸丙二醇酯(P.G.A)是一种新型的优良食品添加剂,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国内一些生产食品饮料的厂家也已认识到其优越作用,已在开发其应用途径,但尚未大规模地推广应
<正>茅盾先生于1932年创作完成的“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的宏篇巨著《子夜》通过对中国三十年代社会经济状况的精辟分析,独特见解和生动描绘,使我们深深感到茅盾先生是
<正>随着电视媒体的逐渐发展,电视评论节目也越来越多,其属于新闻节目中的一种。在现今新媒体时代下,电视评论节目想要获取更高的收视率,就必须更加贴近生活,实施品质化信息
本文介绍了制取庚醛、十一烯酸及其衍生产品的原理、工艺流程和操作参数。从而为进一步利用丰富的蓖麻油资源,发展我国的精细化工,提供新的途径。蓖麻油取自蓖麻的种子,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