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用核苷(酸)类药物致肝炎复发进展为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遵义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68168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经核苷(酸)类药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停药后肝炎复发进展为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接受NAs抗病毒治疗CHB且因停药后肝炎复发的患者的一般资料、抗病毒治疗情况、停药时的病毒学特征及复发入院时的生化指标和病毒学特征、终末期肝病评分(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等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后28天是否进展为ACLF分为non-ACLF组(n=43)和ACLF组(n=12),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抗病毒情况、病毒性特征、入院时的相关生化指标等临床特征差异。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CHB患者停药后肝炎复发进展为肝衰竭的影响因素。结果:non-ACLF组及ACLF组患者在年龄、是否合并肝硬化、停药至复发时间、停药时乙肝病毒DNA(hepatitis B virus DNA,HBV DNA)水平、入院时MELD及MELD-Na评分、入院时HBV DNA水平、血清钠(serum sodium,Na~+)、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prothrombin time,APTT)、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及血小板(platelet,PLT)等指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CLF组患者的年龄、合并肝硬化率、停药时HBV DNA水平、入院时MELD及MELD-Na评分、入院时HBV DNA水平、TBIL、TBA、APTT、INR等指标水平均高于non-ACLF组,而停药至复发时间、入院时Na~+、ALB、PA、TC、HDL、LDL、PTA、PLT等指标水平均低于non-ACLF组。两组在性别、NAs种类、服药时长等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应用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大、合并肝硬化、停药时及入院时的高水平HBV DNA、入院时的高水平TBIL、TBA、APTT、INR、MELD评分及低水平CHE、ALB、PA、PTA是CHB患者停药后肝炎复发进展为肝衰竭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的高水平HBV DNA为进展为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大、合并肝硬化、停药时及入院时的高水平HBV DNA、入院时的高水平TBIL、TBA、APTT、INR、MELD评分及低水平CHE、ALB、PA、PTA是CHB患者停药后肝炎复发进展为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入院时的高水平HBV DNA是CHB患者停药后肝炎复发进展为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本文就在使用ILAS建库标引主题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解决对策,并强调了在对主题词组配、选词、取舍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上海轨交11号线嘉定新城站301项目深基坑紧邻地铁高架段,通过对基坑围护方案进行针对性的设计,采用分区跳仓开挖,并在每个小基坑第2层土方开挖时进行盆式开挖,进一步减小每次开挖
目的:通过比较药物治疗、内镜治疗、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治疗(TIPS)三种治疗方法对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通过询问相关病史、影像学检查及内镜下所见确诊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三组包括:药物治疗组(27例)、内
本课题包括两部分:(1)研究基于血管超声的多模式影像评估颈内动脉闭塞的可行性;(2)探讨微型探头血管超声(MVD)在颅内-外动脉搭桥(EC-IC bypass)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第一部分
目前,由于受到环境污染和生活压力的影响,癌症患病率逐年增加,所以癌症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对于保障居民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科研工作者们发现,肿瘤标志物与生物体内的肿瘤发展状况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利用肿瘤标志物进行癌症的早期诊断,并不断提高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相较于现在临床上常用的一些基于免疫反应的肿瘤检测方法,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以及荧光光谱技术进行肿瘤标志
PET聚酯材料具有高强度、透明、无毒无害等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PET用量不断增加,大量的PET聚酯废料排放到环境中难以自然降解,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而且造成资源浪费。本文以
安徽省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产业园工程项目的基底土质复杂、分布不均,并处于软硬土层交汇、过渡区域,地基存在不均匀沉降,导致现场压桩施工经常遇到土质差异的情况,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