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GhWRKY11基因的分离及其功能分析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c1370947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在生长发育的整个周期中会面临许多来自外界环境的危害,包括干旱、洪涝、病原菌侵染和机械损伤等。面对这些问题,植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高效且有序的反应机制,以保护植物免受各种胁迫的危害。在这复杂的信号通路中,需要转录因子与抗性相关基因的启动子区结合,激活基因的转录。目前许多转录因子已被证实参与这一反应,例如EREBP、bZIP、MYB和WRKY转录因子等。WRKY蛋白是植物中特有的锌指类转录调控因子家族。自从第一个WRKY基因SPF1从甘薯中分离得到后,WRKY转录调控因子便受到广泛
其他文献
本文以阿拉善荒漠华北驼绒藜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种群分布特征、繁殖的生物气候响应,分析不同践踏程度对华北驼绒藜植株应力应变和位移程度及损伤程度的影响,得到以下结果:(1)华北驼绒藜主要分布于额济纳旗、阿拉善左旗、乌海,其中于左旗分布最为集中。调查区驼绒藜株高分布在17~25cm范围之内,冠幅在900~2500cm2范围内。华北驼绒藜种群于左旗、乌海样方内呈聚集分布,于额济纳旗呈随机分布。(2)
氨基酸是构成有机体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且在食品、农药、药物合成及日用化工品等领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氨基酸是一类手性化合物,其不同对映体物理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但却有着迥然不同的生理活性,故氨基酸对映体的手性分离备受关注,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膜拆分法是一种比较经济且易于规模化的分离方法,但一般的分离膜缺乏对映体分离的选择性。本课题结合了将分子印迹技术与膜技术,制备了新型的接枝型氨基酸单一对映体分
本研究以湖南祁阳农田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具有30年(1982-2012)长期定位历史的稻-稻-紫云英及稻-稻-冬闲轮作水稻种子、根际及稻田土壤为材料,采用先进的分子生态学方法与传统的纯培养方法相结合,深入系统地研究绿肥轮作对水稻微生物多样性及数量的影响。本试验同时对分离培养的水稻种子内生细菌进行分泌生长素(IAA)功能的定性、定量研究。采用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和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RMV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