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传递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重要途径,是企业非财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关注度的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也得到了企业和其他报告使用者的重视。本文采用2015年披露的以2014年为报告年度的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样本,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的印象管理行为,探究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读性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经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两个结论:1.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越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可读性就越高;反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越差,社会责任报告的可读性越低;2.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可读性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相关性更强。本文全文共分为以下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首先讨论了论文的选题动机。接着分析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文献综述。本部分首先对印象管理行为以及印象管理理论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的应用进行回顾,然后对已有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研究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读性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最后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第三部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读性现状。该部分追溯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历史,回顾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进程并对其现状从数量、类型、相关法规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可读性问题。第四部分,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本部分以印象管理理论为研究的基础,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质量。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可读性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际履行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的制度背景提出假设。第五部分,研究设计。本部分主要包括样本选取、数据筛选、模型构建、变量定义,并对原始数据的搜集方式及处理方法进行说明。第六部分,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首先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读性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接着进行了多变量回归分析、稳健性检验。第七部分,政策建议、研究局限与展望。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目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质量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指出本篇论文的研究局限与进一步研究方向。本文可能的意义有以下两点:第一,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的可读性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探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对报告可读性的影响,这是以往的研究所没有的,本文填补了这一部分空白。第二,本文以更多的维度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可读性,采取人工阅读的方式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文本挖掘,采用一手数据对报告的可读性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