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解剖标本、术中软骨移植物和三维CT重建的中国人鼻中隔软骨测量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e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通过直接测量确定鼻中隔软骨的背侧长度和尾侧长度以及特定部位的厚度。使用软件测量鼻中隔软骨的面积,以及在保留10mmL型支架后可用于移植的软骨面积。通过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测量鼻侧软骨与鼻中隔软骨融合的长度以及与鼻中隔软骨的夹角,并对鼻中隔软骨的厚度进行分析。2.开发一种以头颅CT扫描数据为基础的三维重建和测量方法,将CT测量的适应证推广到包括鼻中隔偏曲患者在内的全部人群。3.将由CT扫描后获得的鼻中隔软骨三维重建测量结果与同一患者鼻中隔体外成形术中直接测量的结果比较,以检测CT三维重建测量方法的效果。4.比较本研究中测量所得到的中国人鼻中隔软骨面积与文献中报道的其他种族人群的鼻中隔软骨面积大小。研究方法:1.通过尸体解剖获得鼻中隔-鼻侧软骨复合体,直接测量后进行CT扫描和三维重建分析软骨的厚度。2 CT扫描获得头颅影像学数据,通过对骨性鼻中隔进行三维重建后与选定的矢状位影像叠加计算鼻中隔软骨面积,选择最优的重建方案。3.将鼻中隔体外成形术中获得的鼻中隔软骨进行测量,与术前CT三维重建测量的鼻中隔软骨面积进行比较,评价CT三维重建测量的可靠性。4.将术中测量的鼻中隔软骨面积与文献中报道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中国人鼻中隔软骨大小与其他人种的差异。研究结果:1.解剖学测量结果显示,鼻中隔软骨总面积为612.4± 130.9mm2,可移植的鼻中隔软骨面积为253.5±75.06mm2,从厚度分布图像中可以看到鼻中隔软骨中央部厚度较厚,鼻中隔前角处较薄,L支架区域厚度也不均匀,总体上较中央区域薄。2.经鼻尖的矢状位重建后测量所得到的鼻中隔软骨面积大于经前鼻棘矢状位重建后测量的面积,两者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中取出的软骨总面积为613.8±114.8mm2,保留10mmL型支架后可移植软骨的面积为255.0±70.19mm2。鼻中隔软骨的CT三维重建测量所得软骨总面积为668.8±130.5mm2,保留10mm L型支架后可移植软骨面积为282.7 ±76.86mm2。两种方法测量的结果比较,鼻中隔软骨总面积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4.文献中报道的鼻中隔软骨总面积和可移植面积存在较大变异。本研究所测量结果与Jun Sik Kim报道的软骨总面积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与其他研究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本研究测得可移植软骨的面积与文献中相关报道结果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1.在保留10mm L型支架后,可以切取用于移植的鼻中隔软骨的面积为253.5mm2,而背侧和尾侧长度都在15mm左右,这个大小的软骨不足以用于固定型的鼻中隔支撑移植物。鼻中隔软骨的厚度在分布上呈现中间和顶部厚,鼻中隔前角周围薄的规律,在L型支架的范围内是较薄的,术中应注意保留L型支架的适当宽度。2.通过将骨性鼻中隔三维影像与矢状位图像进行重叠可以准确的确定鼻中隔软骨的边界,适用于鼻中隔偏曲患者,使得鼻中隔软骨影像学测量的适用范围推广到的所有患者,大大提高术前测量和评估的准确性。将骨性鼻中隔与过鼻尖点的矢状面影像重叠后的测量结果更大,避免了因鼻中隔偏曲而导致的平面选择时的面积损失,是更加准确的测量方法。3.术前的三维CT扫描数据进行重建获得的鼻中隔软骨形态与手术中获得的鼻中隔软骨在形态上相符程度很高,CT重建测量的结果可以准确的估计手术中保留10mm L型支架后可移植的软骨大小。4.鼻中软骨的面积在不同人种间变异较大。中国人鼻中隔软骨较高加索人和印度人小,较多数韩国人的测量值也小,需要更多研究数据来确定更准确的解剖特征。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业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其中羊养殖行业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丰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羊养
本成果是在两区教科院层面形成的实施科研互动的策略。在双方教科管理人员和教研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创平台、找载体、寻策略几个阶段的探索,在近30余次有设计的科研互动的实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菌抗体检测和C14尿素呼气试验对诊幽门螺旋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①选取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到我院健康体检的56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幽门螺旋杆菌抗
目的:探讨抚触在缺氧缺血性脑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5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抚触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抚触组在对症支持、营养脑细胞治疗及配合高压氧疗的基础上
通过构建专业化的体检中心,可以充分发挥医院健康管理的作用,并且促进医院的发展。在实践中,需要落实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这样才能把体检工作做好,为受检者提供全方面、多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