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力法制备仿生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ca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羟基磷灰石/胶原(HAP/COL)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修复能力,是骨组织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材料。然而,其作为一种仿骨材料,提高与天然骨骼的相似性以及制备的工业化程度一直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原位矿化工艺温和可控,可以制备出与天然骨组织成分与结构高度相似的HAP/COL复合材料。超重力技术可强化传质和混合、降低放大效应、易于实现工业化。本论文应用外循环超重力反应器(EX-RPB)结合原位矿化工艺制备仿生HAP/COL复合材料,并以此为基础制备复合支架,探究其在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原位矿化工艺,分别在烧杯和外循环超重力反应器中制备仿生HAP/COL复合材料,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陈化时间对复合材料中COL的三螺旋结构和HAP的结晶度、形貌、尺寸的影响。采用EX-RPB为反应器时,能够用大幅度缩短反应时间,从40 min缩短到1min,可实现连续化生产,也利于保护COL的三螺旋结构。(2)制得的仿生HAP/COL复合材料中HAP为超薄片状结构,长约29 nm,宽约20 nm,厚度在2~5 nm之间,最大暴露晶面为(100)晶面,结晶度较低,XRD图谱在2θ值30~35°之间表现为大包峰,且样品中COL具有完整的三螺旋结构,与天然骨骼在HAP的形貌、晶面取向、结晶度和COL的三螺旋结构等方面存在很高的相似度,热重分析也表明其与天然骨骼的成分比例十分接近。(3)利用冷冻干燥法,将HAP/COL制成支架,考察了均质剂和均质浓度对支架形貌的影响。得到的复合支架表观韧性较好,易剪裁,具备蜂窝状多孔微观结构,孔间连通性较好,孔径在50~300 μm之间,平均孔径为147 μm;Ca/P为1.569,表现为缺钙的特征,HAP与COL混合十分均匀;97.9%的孔隙率和19.1的吸水率,均满足骨组织工程对支架材料的要求;力学性能达到0.87 MPa,是COL支架的6倍。(4)以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为模型,通体外细胞实验表明复合支架生物相容性好,细胞增殖率是COL支架的2.61倍;大蠊浸膏对细胞无毒害作用,0.8 mg/ml大蠊浸膏可使细胞增殖能力提高2倍。载大蠊浸膏的仿生HAP/COL复合支架促进细胞增殖的能力与其吸附的大蠊浸膏浓度成正相关,在浓度为40 mg/ml时,增殖能力提高约10%。
其他文献
1974年,日本学者Sugeno首先提出了模糊测度与积分的概念。此后模糊测度这一全新的理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模糊概率积分作为模糊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将模糊概率与积分相结
冷热电联供系统作为当今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不仅实现了更高的能源利用率,还达到了环保经济发展的目标。然而,系统的控制复杂度相对增加,加之供能介质传输路径长,温度时延较大,难以实现温度的实时控制。其中,制冷温度是实际生产过程需要监控的重要参数之一,因此降低系统时延,达到制冷温度最佳的控制效果,对于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应用与发展具有巨大研究意义。在冷热电联供系统中,制冷温度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制冷效果,因
西北黄土高原区属于典型的雨养农业区,土壤水分的缺乏成为这一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且多年不变的传统耕作方式导致耕层变浅和土壤板结等问题,不利于该区水土保持
随着电力系统中风电功率的渗透率不断提高,传统电力系统逐渐向高比例风电电力系统演变。但风电资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给电力系统的调度和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准确地把
背景:膀胱的先天结构不良或病理性缺损等引起的膀胱储尿排尿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往往需要膀胱重建手术来恢复其功能。临床上膀胱重建主要利用自体的一段肠道来进
田间作物的生长情况监测、作物识别、植物表型性状检测等由专家的经验方法来判定。传统的经验判别的方法不利于准确的测量植物后续生长参数以及田间表型测量和作物的自动识别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近10年油菜虫害呈重发态势,而茉莉酸在植物抗虫性中起着重要作用,本论文研究了外源茉莉酸对油菜诱导抗性的影响。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本试验选择了 2个抗性品种(太空蒙Ⅳ、大黄油菜)和1个感虫品种(青油14),在苗期对油菜叶片喷施了 100μmol/L的茉莉酸,于喷施后的不同时间段分别测定了油菜幼苗叶片不同物质含量、防御酶活性及对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1.茉莉酸处理对油菜幼
目的:通过观察桂药生精胶囊(曾用名:生精宝胶囊)治疗肾阳虚型弱精症的临床疗效,以及精子DFI(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及凋亡相关因子Fas、Fasl表达影响,探讨桂药生精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犷型发展方式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在资源有限性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约束之下能源供给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而能源的生产过程需要能源
传统的城市交流配电网存在着供电容量不足,电能质量较差的问题。随着分布式电源和直流负荷的发展,直流配电网除了相比交流配电网有着更大的供电容量和更好的电能质量,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