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创造甜菜耐盐新种质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524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菜(Beta vulgaris L.)是重要的糖料和饲料作物,糖用甜菜提供了全球40%以上的食糖,饲料甜菜是家畜最佳的多汁饲料,块根肥大,营养丰富。甜菜具有耐盐潜质,能在盐分低于0.4%的土壤中正常生长。甜菜的一些近缘野生种起源于滨海,耐盐性较强。饲用甜菜虽生物量大,耐盐性却不高。因此,高耐盐性饲用甜菜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可充分开发利用滨海盐碱地,推动养殖业发展,而且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采用常规育种技术培育甜菜耐盐品种周期长,见效慢,至今还没有培育出适合滨海盐碱地种植的品种。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可以获得耐盐性大幅度提高的工程植株,并能缩短育种年限,这为甜菜耐盐育种开辟了新途径。通过耐盐细胞突变体筛选等技术,可创造出甜菜耐盐新种质。采用转基因技术,可将从细菌和盐生植物中克隆的耐盐基因导入甜菜,获得高度耐盐的优良甜菜新种质。本论文的目标就是综合利用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培育适合在我国中低度滨海盐碱地中种植的耐盐饲用甜菜新品系。 以14个甜菜品种的幼胚、叶柄和沙培小苗下胚轴切段为材料,分别诱导愈伤组织并继代培养。研究了影响愈伤组织诱导频率的因素,对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及分化的条件也进行了探索。发现同一基因型甜菜的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存在差异。幼胚较易产生愈伤组织,下胚轴、叶柄、叶片则较难。不同基因型的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有明显差异。外植体的发育时期和生理状态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有明显影响。经过多次继代培养,从4个基因型的幼胚得到了颜色为乳白或淡黄、结构疏松、颗粒状的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在MS+5%蔗糖附加0.05mg/L ABA或附加0.05mg/L ZT+0.05mg/L ABA的分化培养基上通过胚状体发生途径再生植株。不同基因型材料再生植株的最适培养基组合有差异。从下胚轴和叶柄诱导的愈伤组织由于诱导率低且继代培养难度大,只得到了少量胚性愈伤组织,未能获得再生植株。 部分胚性愈伤组织经5~20Gy剂量的60Co-Y射线辐照后,在附加不同浓度盐分(1.0%~2.5%NaCl)的培养基上连续筛选三代,获得稳定耐1.5%NaCl的耐盐
其他文献
一些工作表明,磷酸肌醇信号途径在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对环境胁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PtdIns)是真核细胞中的主要磷脂之一,是细胞中主要
南县方言虽属益阳方言,但是其语音、词汇、语法还是有很大差别。在南县方言中有很多小称词缀,其中“口姐”作为小称词缀在南县方言中使用得非常多,几乎涵盖了生活中的各个层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世贸WTO组织的加入,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市场化逐渐发生强烈变化,外来资源的引入带来了相应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增加了竞争挑战,随之,我国的税收制度也随经济高速发展而
教育见习活动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延伸,是幼儿教师职前教育的主要环节,对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培养其应用型人才具有促进意义。然而,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
为了研究华山花岗岩的强度、变形特征以及能量耗散规律,采用MTS815岩石力学试验机开展了单轴压缩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华山花岗岩表现出明显的脆性特征,在三轴条件下应
现代工业对注塑件的要求不仅要求精度高,还需有极佳的内在质量,为适应这种要求,必须开发利用注塑模具新技术,目前在南方沿海地区正在逐步推广利用从国外引进的注塑模具新技术
能源与环境已成为全球的热点问题。如何开发清洁、环境友好的新能源催化剂,协同实现环境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是新时代能源与环境技术革新的重要动力和发展方向。以羟基自由基(·OH)为基础的高级氧化技术中双氧水(H_2O_2)作为助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其他外源投加H_2O_2的水处理技术相比,原位电催化技术既降低了化学品在储存、运输、投配过程中的成本,也大大提升了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利用效率,避免了物质浪费
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的激发创新积极性。所以“情境探究法”要求教师努力创设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