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块”概念在70年代引入语言学领域以来,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并在理论和实证方面都取得丰硕成果。然而,词块研究在20世纪末才引起中国学者的关注。尽管学者们对词块的定义和划分直到现在仍没有定论,但对于词块能够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作用已有共识,词块教学法也已经成为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教学方法。目前来看,国内已有很多关于词块和口语能力的研究,但其研究对象都局限在大学生或英语专业的研究生,针对理工科研究生词块使用情况的研究考察寥寥无几。理工科学生是一个庞大的学习群体,有其独特的学习方式和思维,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研究以马广惠(2011)的词块定义与成分词个数分类方法为基础,选取一所211重点大学的32名土木、水利和暖通专业研究生,对他们在2010-2011学年口语课中四次4人讨论环节进行了录音,并对他们口语中词块的使用情况做了纵向和横向的分析。本次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横向方面,理工科研究生词块使用的总体特点是什么?不同类型词块的使用特点是什么?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纵向方面,词块使用在频度、准确性以及多样性方面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各个参数在一学年内是否有所变化?有5名研究者参与本研究的录音,文本转写,以及后期访问工作。借助研究软件SPSS统计分析数据,我们得到以下结果:1.横向方面,在所有词块中,三词词块使用数量明显高于其他类型词块数量,学生在口语输出中还存在过多使用“自我立场”词块,极少使用模糊语功能的词块的特点。此外,词块使用中,学生最常用错的两种词块类型是冠词类错误和由于母语负迁移所产生的错误。2.纵向方面,一学年中,词块使用在频度方面呈非线性下降趋势,准确性和多样性方面没有明显变化。从本研究后期的调查访问可知,理工科研究生使用词块的积极性并不高。这是由他们的学习方式和记忆习惯造成的。本实证研究对理工科研究生口语中词块使用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描述、分析,有助于针对此类学生口语能力的后续研究。但本研究也有不足之处,如样本容量相对较小,后期问卷设置不完善等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结尾,笔者还对当下理工科研究生口语课堂的教学方式提出一些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