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英语教学领域硕果累累。然而该领域工作者往往倾向于过分强调西方国家一些语言教学模式。要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特点的外语教育理论,应加紧研究中国英语教学传统。学界认为教会学校对中国的英语教学传统起过很重要的作用,但却很少有人研究在教会学校接受教育的个人经历对其后期成长为优秀英语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发展过程有何影响。本文通过个案研究,从叙事探究的视角,对一名退休英语教师的教会学校经历及其职业生涯进行了定性研究,旨在探究这名英语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与其教会学校经历之间有何种关联。本文的主要数据来源如下:与该英语教师的两次访谈,其自传及其它文献资料。本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点发现:首先,该英语教师的教会学校经历对其个人实践知识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会学校经历决定了他对作为一名教师的信念和价值观,打下了坚实的学科知识基础,使其后来能成为一名优秀英语教师。其教会学校经历还为其教学知识提供了理念和方法方面的支持,且也是其环境知识创新发展的基础。其次,该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在反思中实践的过程。他对自己教会学校经历的反思(如师长在教学法、教学理念、人品方面的引领及期间发生的关键事件等)和对自己从教过程中教学工作的反思(如学生需求、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等)共同交织在一起,促进其个人实践知识的构建和发展。第三,该英语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与师德、情感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受到其自身工作情境的高度影响。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他总是不断与工作环境进行艰难而巧妙的周旋,包括在处理与社会政治大环境的关系,与同事间的分歧与冲突以及学生不同需求等诸多方面。基于以上发现,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如: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应引导教师充分探索自己个人经历中的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从中获得启发与支持;中国的英语教师应更多地进行自主的反思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发展项目应与教师实际工作环境密切相关;要更好地挖掘并理解中国的英语教育传统,对教会学校的相关研究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