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进步,突出表现在女子的社会地位变化上,女子享有与男子同等的社会权利,甚至已有超越男子的表象。在此情况下,女子摆脱了之前受封建礼制压迫社会身份,拥有了很多社会主动权,至今已经成为社会强势的群体。但在这些转变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就道德方面而言,女子的道德出现滑坡现象,如缺乏进取心,认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盲目攀比,为达目的不惜出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过分追求外在美,冒险斥巨资去整容整形;盲目追求个性,致使校园欺凌与暴力事件频频出现。这些都是失去女子优良传统美德的表现。究其原因在于“教育”,这里特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在性别针对性方面存在空缺,在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女儿经》是中国古代专门论述女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经典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女子道德教育思想,表现在修身立德、齐家育儿、待人处事三个方面,在当今我国女子道德教育环境中依然有较高的理论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针对上述女学生道德状况不乐观的现状,本文运用了文献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一方面,广泛搜索和分析了与《女儿经》、女子道德、学校德育有关的著作、报纸、期刊和学位论文等。另一方面,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主要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案例论证。首先,以《女儿经》本身具有的女子德育思想价值为切入点,对其形成的背景及德育思想渊源进行了阐述。其次,对其蕴含的对当代学校女子德育具有借鉴价值与启示意义的德育思想进行深入挖掘,得出修身立德、齐家育儿、待人处事方面的德育内容与关注性别差异、知行兼顾、寓教于生活、榜样示范的德育方法。再者,通过对当今女学生道德失范的现实案例分析,总结出我国当代学校女子德育中存在四个突出问题:专门的女子德育教材缺失、女子德育内容空泛、女子德育方法缺失性别针对性、女子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差。同时从多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相应原因,即教育部门的重视度不高、学校忽视女子德育的性别特殊性、女子德育教学与实践脱节。最后,通过《女儿经》中蕴含的德育思想反思当今学校女子德育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得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启示,即建构有性别针对性的女子德育内容体系;完善学校女子德育的教学方法;建立多方协作的女子德育体系。以此为当今我国学校女子德育的改革与发展注入新的思想,达到学校及政府部门重视女子道德教育的性别差异性研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