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观察消癌平注射液及其与第三代铂类化疗药物奥沙利铂和抗血管生成药物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作用于裸鼠人肝癌转移模型(LCI-D20)移植瘤的效果,并探讨其对STAT3基因信号通路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为中药与化疗及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上海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构建的裸鼠人肝癌高转移模型LCI-D20为观察对象,将48只已造模的裸鼠,随机分成A、B、C、D、E、F6组,每组各8只。A组:消癌平组(消癌平注射液,15ml/kg,d1-d21);B组:奥沙利铂组(奥沙利铂,5mg/kg,q2d,2w);C组:消癌平(15ml/kg,d1-d21)+奥沙利铂(5mg/kg,q2d,2w);D组:奥沙利铂(5mg/kg,q2d,2w)+恩度(10mg/kg,d1-d21);E组:消癌平(15ml/kg,d1-d21)+奥沙利铂(5mg/kg,q2d,2w)+恩度(10mg/kg,d1-d21);F组:生理盐水对照组(10ml/kg,d1-d21)。各组给药均为腹腔注射,于肝移植瘤块后第11天开始用药,于用药3周后解剖裸鼠,观察各组对裸鼠肝移植瘤的抑瘤作用以及对肝、肺转移的影响,并采用免疫组化、实时定量PCR等方法进一步观察各组对裸鼠肝移植瘤表达STAT3、Survivin、C-myc、Caspase-3等基因蛋白的影响。结果:(1)对肿瘤抑制生长作用:消癌平组(A组)、奥沙利铂组(B组)、消癌平+奥沙利铂组(C)、奥沙利铂+恩度组(D组)、消癌平+奥沙利铂+恩度组(E组)各组对裸鼠肝移植瘤均有抑制增殖的作用,各组抑瘤率分别为28.60%,68.91%,73.45%,62.10%,80.14%,各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B、C、D、E各组抑瘤率优于A组(P<0.01)。根据Weeb系数计算方法,消癌平与奥沙利铂两药联用具有相加作用;消癌平、奥沙利铂、恩度三药联用具有协同作用;但三药组与两药组比较,虽有增效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2)消癌平、奥沙利铂及恩度有一定的抑制裸鼠肝移植瘤侵袭与转移的作用,但与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抗肺转移作用,各用药组均有降低肺转移的作用,但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用药组可以显著降低STAT3、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C-myc、Caspase-3蛋白表达的差异不明显。(4)实时定量PCR显示,消癌平单药可以显著降低STAT3、C-mycmRNA的表达(P<0.05),亦可降低Survivin mRNA的表达,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奥沙利铂单药可以下调STAT3、C-myc及Survivin mRNA的表达,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癌平与奥沙利铂联合应用可以上调Caspase-3、下调C-myc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癌平、奥沙利铂及恩度联合应用时可以上调Caspase-3的表达(P<0.05),亦可下调C-myc的表达,但亦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消癌平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有一定的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但作用较弱,与奥沙利铂联用后其抑瘤作用得到明显增强,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在消癌平、奥沙利铂的基础上加用恩度后,表现出了增效的趋势。(2)消癌平抗肝癌作用的机制与下调STAT3及其下游C-myc、Survivin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有关。消癌平联合奥沙利铂及恩度抑制肝癌生长的作用与STAT3、Survivin、C-myc及Caspase-3表达存在密切联系,消癌平联合奥沙利铂的两药组及联合恩度的三药组能下调C-myc的表达,促进Caspase-3的表达,但其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3)本研究为中药与化疗及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治疗肝癌提供了理论依据,亦为临床研究优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的方案,进一步提高肝癌的疗效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