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冰山世界”的认知诗学解读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jjww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诗学是认知科学在文学阅读中的应用,它关注语言形式选择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加工过程。对于文学作品而言,由于读者对文本语言的识别和理解需要采用多种认知策略,因此在认知层面上阐释文本意义的建构能更充分地解释文学语篇中的语言形式和文体功能。作为认知诗学中重要的认知模型之一,文本世界理论主要解释语篇的认知加工过程。运用文本世界理论对小说语篇进行分析,可以探寻小说文学意义在读者阅读过程中的形成机制。欧内斯特·海明威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作家,记者。他简洁凝练的语言风格、传奇的人生经历及公众形象对二十世纪的小说及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作品以冰山风格著称。这种写作风格渗透于它大部分作品中,尤其在以对话为主且省略背景知识的短篇小说中最为突出。为了全面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读者需要走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通过小说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部分去探索小说世界中未知的部分,即水面下的“冰山世界”。目前国内对海明威的研究有很多,但很少有从认知诗学角度研究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基于此观察,本文基于认知诗学理论框架下的文本世界理论,辅助以可能世界理论,立足于读者阅读的认知过程,探讨了海明威的三部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杀人者》和《雨中的猫》。通过分析各部小说的文本世界和主人公的认识情态世界的冲突,解释读者在阅读文学阅读过程中的心理建构及认知机制,为探索冰山下的丰富的文本世界提供了认知理据。本文认为,文本世界理论是打开海明威作品水下璀璨的“冰山世界”的钥匙,它为解读海明威的作品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使读者积极参与到小说世界中,更好地解释了小说的主题、情节和人物的心理世界。目前,文本世界理论没有用于作家风格的研究,本文将尝试将该理论运用于探索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希望能对文本世界理论的认识提供一些帮助。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中国,医患冲突不断,医患关系呈现紧张状态。医患纠纷不仅仅是政治、法律或者伦理道德的问题,也是话语的过程。学者们在理论、方法和研究问题上大都忽视了医患纠纷的具体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外语教学的中心从如何教向如何学转变。教育工作者们逐渐从研究教学方法向研究学习者的个性特点转变。认知风格是学习者个性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场独立和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慕课的普及,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育界流行开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把课堂进行倒置,这种教学模式的显著特点是:学生在上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国家,针对这一情况,日本媒体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灾难性新闻报道机制。本论文以修辞学相关理论为基础,以日本五大报纸中与东日本大地震、广岛泥石流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