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危重病进行临床信息的采集,四诊合参,结合中医八纲辨证加以归纳分析,构建危重病中医评分系统的结构框架,设计形成危重病中医评分量表,按照该量表对临床危重病患者进行信息采集,并同时进行APACHEⅡ评分,考评危重病中医评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危重病中医评分量表与临床危重病预后的相关性,并与APACHEⅡ评分效应进行比对验证,最终形成既符合现代医学测量学的要求又具有中医临床特点的危重病评分系统,以对危重病的病情、预后和临床疗效进行客观的评价。资料与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危重监护病房(ICU)的患者共358例,纳入标准:(1)符合综合ICU收治标准的患者.(2)年龄为14—95岁的患者。排除标准:(1)转入ICU 24小时死亡或自动出院的患者。(2)临床采集资料严重缺失者。在患者转入ICU最初1h内按照危重病中医量表进行评分,有两位医师同时独立进行。主管医师严格参照标准进行APACHEⅡ评分。使用SPSS forWindow13.0统计软件,采用克朗巴赫α系数计算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性度,重测相关系数考核重测信度;计算不同量表领域之间的相关系数来分析量表的效标效度;使用LISREL理论及相关软件EQS for window进行证实性因子分析考察量表的结构效度。结果:200例患者重测信度为0.93,中医危重病评分量表内在一致性信度为0.8706。中医危重病评分量表的拟合优度指数为0.907,与APACHEⅡ量表总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776;死亡组的中医危重病评分和年龄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死亡率在中医危重病评分等于或大于20分时即明显上升.结论:危重病中医评分量表符合中医理论,具有理论上和应用上的合理性。危重病中医评分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中医危重病评分能较好的反映病情的危重程度,预测死亡,可以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相关领域进一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