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已经无法单纯依靠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呈多元化趋势。政府文化职能部门主要目标任务就是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体系。尽管我国大多数地方政府仍处在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实践初期,但利用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效益,加快相关社会组织和市场力量的成长,是政府文化部门势在必行的工作重点。文章首先对国内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等研究进行了文献梳理,明晰了相关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之后,依托昆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概念对昆明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现有实践成果进行了概括。通过分析发现了购买主体——昆明市政府传统行政思维僵化、服务购买机制不完善、绩效评估弱、对社会组织扶持力度不够的问题;承接主体有社会组织发育不良、市场资源不足,社会组织缺乏独立性的问题;服务对象信息反馈少、消费能力低和受到互联网冲击不断减少的问题。文章挑选了两个代表性强的国内先进经验做对比分析,一个是全国先进典型案例“无锡新区”模式,一个是与昆明有一定可比性和可借鉴性的成都案例,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了昆明可以学习借鉴的经验。最后,结合昆明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在借鉴先进案例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购买主体、承接主体和购买内容提出可行性建议。建议购买主体要从多个机制构出发建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自身转变职能,建立契约机制,二是要给予市场扶持政策,创新投融资机制,三是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构建政府引导机制,四是建立重视需求和评价反馈的机制。建议承接主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紧跟政府和群众需求广域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完善人才管理,从文化志愿服务等活动中挖掘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对购买内容的建议主要是实践效果中立竿见影的公益文化岗位购买,以及在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中急需全面引入的第三方评估。由此推动昆明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