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例现象是现今俄罗斯语言学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对先例现象的研究最早始于对先例文本的研究,1986年由Ю. Н. Караулов首先提出这一术语之后,学者们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随着对先例文本的认识的加深,В. В. Красных等人将先例情景、先例文本、先例名、先例话语四者统一到先例现象的框架下,发展并完善了先例理论。先例现象具有民族性、社会性、超个性和范例性,在民族文化空间中占据核心地位。童话作为最古老的文学体裁的一种,代代相传,是宝贵的文化记忆,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反映着民族-语言-文化共同体的精神世界,是先例现象的重要来源。源于童话的先例现象活跃于多种体裁文本中,为了更具针对性,我们选取了笑话文本作为研究语料。笑话篇幅短小精悍,情节简单巧妙,能够及时反映出社会变化和大众观点,是研究先例现象的绝佳土壤。鉴于此,本论文以俄语笑话为语料,剖析源于童话的先例现象的表达、功能、理解模式及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等。本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介绍先例现象理论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与问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正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详细介绍先例现象理论,总结先例现象的分类与特征。第二章: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分析源于童话的先例现象的表达特点。第三章:概括总结源于童话的先例现象的功能。包括称名、取信、游戏、增强表现力、讽刺等五大功能。第四章:分析源于童话的先例现象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结语:对本论文进行总结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