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背景下中铁七局集团的纳税筹划研究

来源 :中原工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venqj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月1日起,经国务院批准,将上海定为“营改增”试点城市,率先试点对营业税进行改革,直到8月份,扩展到全国8个省试点推行税收改革,而从2013年8月起,将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的纳税人纳入“营改增”范围,进一步扩大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领域,在全国范围内试行。在2016年3月7日下发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准备工作的通知》(财税〔2016〕32号)中指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从5与1日起,将试点范围推广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标志着“营改增”全面铺开。  建筑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始终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重要的经济发展推手。国内的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相应的,承担城市建设重要职能的建筑行业的规模也在持续显著的扩大,可是建筑行业内部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结构松散、发展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随着“营改增”政策的推行,一定会带动建筑业内、外部管理、筹划机制的进一步健全,提高其管理水平。  第一部分介绍了全文研究的时期背景和论文研究的意义,包括“营改增”产生的时代特殊背景和此项重要改革实施所包含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简要阐述了“营改增”和纳税筹划的相关概念,根据国内研究的成果,提出自己对纳税筹划的理解,结合建筑业特点,分析指出建筑业需要筹划的内容;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中铁七局集团的基本情况,根据“营改增”对中铁七局税改前后的涉税情况做出分析,并对建筑行业做了税改情况分析;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实际案例和具体的数据分析对中铁七局做出较为全面的税收筹划,如内部管理、增值税及其他税种角度的分析等,由中铁七局的纳税筹划分析,针对建筑业税制改革的实施,扩展到对建筑行业的税收筹划分析,提出纳税筹划建议,为建筑业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及时做出合理应对;第五部分对本文进行总结。  本文对中铁七局集团进行“营改增”的政策问题开展了研究,解析了“营改增”政策的具体概念,重点分析了中铁七局集团在建筑业实施“营改增”过程中对集团财务的影响,针对影响,给出了一定的应对措施。文章结尾,根据推行“营改增”政策的具体内容,对建筑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参考性建议,以期对建筑企业平稳过渡到增值税纳税范围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并购作为一种有效资源整合方式已然成为我国企业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2006年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资本市场有效性得以提高。同时,新《公司法》、《证券法》、《上市
企业投资是企业成长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基础,投资行为的效率直接影响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进而对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投资行为进行不断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发现了并非所有的投资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率已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本文选取2011—2013年沪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筛选得到571家上市公司作为观测样本,将高管团队特征(TMT)
当前,“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已深受企业的关注。在各企业大力提倡“人性化管理”的同时,劳动生产率低下,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懈怠、出工不出力,重
并购后的企业组织整合问题,是企业战略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只有顺畅的完成了组织整合,并购后的企业才能实现正常的运作。而现实中,企业并购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本文的工作就
摘 要: 委婉语是人们在社交过程中,为了更好、更有效地交流而出现的一种避讳禁忌、美化语言的表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本文在探讨英汉委婉语相同的心理基础和共同的适用范围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两者所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关键词: 英汉委婉语 中西文化差异 心理基础 适用范围    一、前言  委婉语(euphemism)是人类各语种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谋求理
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和消费升级浪潮决定了中国房地产未来几十年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房地产行业超额利润的广泛存在赋予房地产企业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机会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