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 随着对免疫球蛋白G(IgG)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发现IgG并非仅由成熟的B淋巴细胞产生,在一些非B淋巴细胞中如癌细胞、神经元和免疫豁免器官(如眼睛和精子等)的上皮细胞可以产生IgG,并发现这些非B细胞来源的IgG发挥着一些特殊的作用,如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Margni等学者利用Con A分离法从血液中提纯出一种特殊的IgG,这种IgG具有异常的糖基化结构,使得IgG原有的对称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于是命名为非对称IgG。这种非对称的IgG在与抗原结合后不能引起下游的补体活化、ADCC、调理作用等免疫效应。据报道,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能够通过甘露糖受体与糖基化的 IgG结合。还有报道称,糖基化的免疫球蛋白 G能够与肾小球肾炎新月体中的巨噬细胞上的甘露糖受体反应。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肿瘤来源的非对称IgG对巨噬细胞的功能有怎样的影响,并且在肿瘤免疫逃逸过程中是否发挥重要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1.材料通过汕头大学医学院医学伦理审核,血液标本采集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在读的健康男性大学生,平均年龄25岁。肿瘤组织标本取自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标本量20例。 2.组织总IgG提取离心后的肿瘤组织匀浆后提取的总蛋白用装有rProtein G的亲和层析柱纯化,与层析柱结合的蛋白质即为总IgG。 3.分离对称、非对称IgG利用Con A Sepharose4B层析柱,将纯化的IgG加入层析柱,层析柱上的Con A可与高甘露糖型IgG结合,未结合的IgG即为对称IgG。 4.银染将提取的蛋白质进行SDS-PAGE胶分离,再进行硝酸银染色技术,以检测目的蛋白的纯度。 5.生物素标记 IgG用biotin标记试剂盒将蛋白质标记上生物素,作为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一抗。 6.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巨噬细胞标志物的表达以及非对称IgG与巨噬细胞的反应。 7.巨噬细胞的分化和极化从外周血中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然后用GM-CSF和M-CSF刺激单核细胞分化,再用IFN-γ加LPS以及IL-4分别极化巨噬细胞。 8.细胞增殖活性检测用细胞增殖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 9.甘露糖受体封闭实验先用D-甘露糖与巨噬细胞在细胞培养箱中孵育2个小时,然后加入非对称IgG刺激细胞。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 10.抗体预吸收实验先让非对称 IgG与甘露糖受体在37℃孵育2个小时,然后再作用于细胞。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 11.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巨噬细胞炎性因子和相关蛋白的mRNA的表达。 12.蛋白芯片技术检测巨噬细胞分泌的炎性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 结果: 1.肿瘤来源的非对称IgG的糖基位于重链的Fab段。 2.M1巨噬细胞主要呈矮胖的圆形,有CD68、CD206、iNOS的表达;M2巨噬细胞主要呈长瘦的梭型,有CD68、CD206、CD163的表达。 3.非对称IgG能够与巨噬细胞反应,而对称IgG不能。 4.非对称IgG能够抑制M1巨噬细胞的增殖活性,促进M2巨噬细胞的增殖活性。 5.经D-甘露糖封闭后,非对称IgG失去了对巨噬细胞的增殖活性的效应。 6.经MR预吸收后,非对称IgG失去了对巨噬细胞的增殖活性的效应。 7.非对称IgG能够降低M1相关的mRNA的表达,同时增加M2相关的mRNA的表达。 8.非对称 IgG能够促进 IL-2、IL-4、IL-10、IL-15、MIP-1α的表达。同时,能够抑制TNF-α、IL-6、IL-8、IL-12、TIMP-1、Eotaxin-2的表达。 9.经过非对称IgG刺激后的巨噬细胞上清液能够促进Hela细胞的增殖。 结论: 肿瘤来源的非对称IgG能够与巨噬细胞反应,从而影响巨噬细胞的增殖活性、mRNA表达以及炎性因子的分泌。此外,经过非对称IgG刺激后的巨噬细胞上清液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这说明肿瘤来源的非对称IgG可能在肿瘤免疫逃逸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