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治疗心系疾病的方证相关分析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21wu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乌梅丸是张仲景《伤寒论》经方,治疗脏寒蛔厥,又治久利。当今医家常常应用乌梅丸治疗消化、呼吸、妇科及内分泌等多个系统疾患。本文将李晓教授运用乌梅丸治疗心系疾病的病案进行分析和讨论,采用“方证相应”理论,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出乌梅丸治疗心系疾病的方证规律,为指导心系疾病的诊疗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收集符合条件的乌梅丸治疗心系疾病的医案,将病案资料规范整理并有效录入Excel表格。统计分析病人年龄、性别、体重、发病节气、发病时段、舌苔脉象、药物组成、加味合用方等,病案分析主要采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K-均值聚类、因子分析。  结果:  1.乌梅丸治疗心系疾病的方证:畏寒肢冷,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眠差,汗出,口干口苦,腹痛腹胀,大便溏泄,舌暗红,苔薄黄,脉沉细,多在凌晨1-7时发病。  2.乌梅丸治疗心系疾病的患者发病多在大寒节气。  3.乌梅丸治疗心系疾病的疾病谱: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房性早搏、心房颤动、室性早搏、房扑)、扩张性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等心系疾患。  4.常用的加味药物有:补气药:黄芪、白术、炙甘草。补阳药:肉苁蓉、菟丝子、巴戟天。安神药:酸枣仁、生龙牡。活血止痛药:元胡、川芎。补阴药:麦冬、北沙参、五味子。利水渗湿药:泽泻、茯苓、猪苓。  5.常用合方有:黄芪一号方、沙参麦冬汤、升陷汤、黄芪二号方。  结论:  通过对应用乌梅丸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本文认为病例患者辨证属厥阴病,其病机为:阴阳失调,寒热错杂。关键症状及舌脉是:畏寒肢冷,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眠差,汗出,口干口苦,腹痛腹胀,大便溏泄,多在凌晨1-7时发病,舌暗红,苔薄黄,脉沉细。乌梅丸可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等心系疾病。
其他文献
1.目的:   针灸治疗可针对干眼症患者的不同体质进行整体调养,标本同治。以期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增加泪液分泌量,提高泪膜的稳定性。尤其对轻中度患者,有“治未病”之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