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栎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tju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Champ.) Rchd.et.Wils.)新生萌芽条为试材,从无菌体系建立、继代增殖、生根诱导、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移栽等环节进行研究,探索大叶栎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大叶栎组织培养无菌苗,建立大叶栎离体再生体系,提出合理完善的大叶栎继代增殖、诱导生根、无菌苗移植方法,为大叶栎工厂化育苗提供科学完善的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   (1)大叶栎富含单宁类多酚物质,茎段多酚类物质含量约为2%-3%,且顶位茎段多酚类物质含量>中位茎段>基部茎段,多酚类物质含量与初代诱导褐变死亡率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99。   (2)大叶栎离体组织培养最适外植体为新生萌芽条中位芽,多酚类含量低,为2%,褐变死亡率小,为20%,诱导分化率最高。   (3)预处理的外植体经75%酒精表面消毒30s,无菌水冲洗2次,0.3%HgCl2灭菌6min,无菌水冲洗4次,可达良好的消毒效果。   (4)最适大叶栎初代诱导培养基为:1/2MS I+2g/L活性炭+0.3 mg/L抗坏血酸+6-BA0.5mg/L+NAA0.5mg/L,活性炭吸附剂与抗坏血酸等褐变抑制剂,可有效的降低褐变死亡率;0.5mg/L6-BA与0.5mg/L NAA是初代培养最好的激素配比,腋芽分化最好。   (5)1/2MS I+6-BA1.0mg/L+NAA0.1mg/L+IBA0.1mg/L或1/2MS I+6-BA0.5mg/L+NAA0.05mg/L+IBA0.5mg/L或1/2MS I+6-BA0.5 mg/L+NAA0.1mg/L为适合继代增殖诱导的培养基,能很好的促进不定芽的增值。   (6)最适生根诱导培养基为1/2MS I+NAA1.0mg/1+IBA1.0mg/L,生根率高达84.62%,苗木质量好,且根从茎段基部长出,容易成活。   (7)以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有三种:绿色,疏松型;浅黄褐色,略透明,疏松型;白色,致密型;而以茎段基部愈伤组织为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为黄褐色致密型,在附加6-BA1.0+NAA0.1+IBA0.1、6-BA5.0+NAA0.1+IBA0.1、GA35.0+NAA0.1、GA35.0的培养基上分别诱导出无根苗,在6-BA1.0+NAA0.1+IBA0.1、GA35.0培养基上分化出叶。
其他文献
本文以青阳县两种落叶阔叶林(类型Ⅰ和类型Ⅱ)为研究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样地,采取相邻格子法把样地区划为若干个矩形乔木样地。样地Ⅰ面积2200m2、区划为5块乔木样
本文选择青岛市城阳区13种主要园林地被植物,采用自然条件下定位观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通过对13种主要园林地被植物的光合与蒸腾速率日变化、
竹笋资源是云南的一项重要的非木材林产品资源,云南竹笋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还有外地所无的优质品种,其种类多、分布广(特别是天然竹林)、品质好、价格低等特点。每到产笋季节,外地
学位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华北、华南、东南及西南各地,构树适应性广,萌芽力强,易繁殖,是路旁绿化与防堤护岸的重要树种。其树皮、木材、枝桠、叶、花、果实、种子、根、乳汁等皆可综合利用,经济效益潜力很大。构树属植物近20年来广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AFLP(扩增长度片段多态性)是一种新的DNA分子标记技术,以其稳定性好、重复性高、覆盖面广、多态检出率高等
没有人能解释得清《闯关东》夺下高收视率的原因,或许是它戏剧化的动人情节,或许是演员精湛的演技,更或许是剧中传达出的对于当今创业有着现实意义的精神,给现代社会的人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闯关东》全剧的情节并不复杂,以山东人悲壮地向东北大迁移为背景,讲述了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闯关东”的故事,以主人公朱开山复杂、坎坷的一生为线索,其中穿插了朱开山的三个性格炯异
期刊
本文采用随机区组样地设计方法,对江苏省盱眙县火山岩丘陵地杨树人工林的生态适应性及其碳汇能力作了初步分析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1)不同实验样地地表岩石裸露率在5.21%~21.
火力发电厂在我国尤其是在西北干旱荒漠区电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它给土壤,大气及水体所带来的高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改善火力发电厂环境,除了采用科学生产技术
摘要:如何保障当前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不受低效和能源浪费的困扰,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议题,对于机械、电气厂家尤为重要。笔者在文中分析了当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情况,就未来发展进行论述。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 工程控制系统 现状 发展  前言:  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效率与应用是各行业提高收益、增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当代经济面临竞争白热化,控制效率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基本表现有:人工成本比例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