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波通信是应急通信的重要手段,具有天波传输和地波传输两种传输方式。天波传输利用电离层反射进行传输,传输距离能达到上千公里,可以实现应急信息广域发布。由于电离层天波传输的非稳态性,短波天波传输的通信窗口变化较快。在一天内不同时刻,短波可通频率点变化范围大,单一频率通信极有可能造成无法正常接收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短波宽带并行软件接收机的方案,与目前广泛使用的短波窄带接收机相比,可以实时采集短波频段内的宽带信号,在同一时刻可以获取多路短波应急信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对宽带并行接收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研究,包括信号采样、信号抽取、多相滤波等。同时,在基于低通滤波器组的信道化结构的基础上,对多相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ation)数字信道化结构进行了推导,获得了多相DFT数字信道化结构的数学模型,并对该结构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能够准确对宽带信号进行数字信道化处理。2.对短波宽带并行软件接收机的系统方案进行了设计。该系统由宽带信号采集和数字信道化处理两部分组成。宽带信号采集部分通过软件无线电平台实现,数字信道化处理部分通过CPU+GPU的异构平台实现。在采集到6 MHz的宽带信号的基础上,通过CPU+GPU的异构平台对该段宽带信号进行数字信道化处理,共获得2048路子信道,各个子信道的带宽为2.929 KHz,并且邻道抑制比能够达到80 d B。3.对短波宽带并行软件接收机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进行了设计。根据多相DFT数字信道化结构,数字信道化处理部分包括数据抽取、多相滤波、DFT等模块。对各个模块可并行执行的部分进行分析后,设计了Open CL(Open Computing Language)并行处理算法,并且将其与CPU串行处理所需的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Open CL并行处理算法与CPU串行处理算法相比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4.对宽带并行软件接收机进行了系统测试。首先,通过短波电台实时发送语音信号进行实际测试,接收端处理完成后,对宽带信号采集部分以及数字信道化处理部分的处理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将这两个部分的处理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接收机系统可以实时从宽带信号中获取多路信号。其次,通过生成宽带测试信号对接收机的邻道抑制比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满足系统指标要求。最后,在系统信道划分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盲区覆盖率的信道划分方式,并将改进后的接收机系统与原系统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信道划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盲区接收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