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殊儿童语言发展已引起国际儿童语言学和发展心理学界的关注与重视。在国际儿童语言学界,特殊儿童语言发展、正常儿童语言发展和双语儿童语言发展成为国际儿童语言学界研究、交流的三大块。语言的价值在于运用,语用能力是语言发展的高级层面。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1)儿童语用交流行为(2)儿童谈话技能(3)儿童话语策略。尽管国外在上述三方面的已有研究较为系统而深入,但研究材料则呈现以拼音文字为主体;而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汉语儿童早期语用发展研究则相对较少。国内关于特殊儿童语用的研究刚刚起步,有关听觉障碍儿童语用发展尚未见到。在此背景下,本论文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借鉴美国哈佛大学语用研究框架,立足听觉障碍儿童,着重探讨4-6岁汉语重度听觉障碍儿童在口语交流背景下,与健听母亲在亲子言语交流过程中,言语行为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及其与听力正常儿童差异,以及母亲言语行为特点与听觉障碍儿童言语行为的相互作用。本论文的言语交流行为主要是从言语倾向、言语行动、言语变通三个纬度来探讨。被试为48、54、60、66个月四个年龄段的20对听觉障碍儿童和其健听低教育背景母亲母子对,以及周兢教授汉语正常儿童语料库中70对正常儿章和其正常低教育背景母亲母子对。研究发现:(1) 4-6岁汉语重度听觉障碍儿童在言语交流行为中的三个水平上所使用的类型种类随年龄逐步提高,但未见显著性年龄差异。(2)言语交流行为中的三个水平上,听觉障碍儿童言语倾向类型使用的比例和使用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都有明显的增加,复杂程度体现了儿童认知能力发展和其他语言发展的相关状态。(3) 4-6岁汉语重度听障儿童在与其健昕母亲言语交流过程中,存在主要言语倾向类型,主要言语行动类型,主要言语变通类型,主要言语交流行为的发展具体体现着听觉障碍儿童语用能力的变化,同时从另外的视角反映了认知发展状态。(4) 4-6岁汉语重度听障儿童语用各个要素三种言语交流行为之间的评价指标之间,各个年龄阶段都出现了存在具有意义的正相关关系。相比较之下,言语行动和言语变通之间的相关关系更为密切。(5) 4-6岁汉语重度听障儿童在和正常儿童对比发现,听力损伤严重影响了儿童语用发展,听觉障碍儿童语用发展滞后于正常儿童。(6) 4-6岁汉语重度听觉障碍儿童与其健听母亲关系研究发现,汉语重度听觉障碍儿童与其健听母亲的言语行为相互影响。(7) 4-6岁汉语重度听觉障碍儿童与其健听母亲互动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共同的主要言语行为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