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新的五大发展理念领导着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共享作为中国共产党五大发展理念的最大亮点,解释着发展的目的和动力,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乡经济的发展的有力推动,是实现部分富裕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湖北省作为中部重要省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体迅速发展,随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相应的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显著提升,然而在经济繁荣发展背景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随着学者研究重心转移至共享层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准确测量改革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共享成分,定量测度是对现有文献地借鉴和补充。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研究不仅保证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而且能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相应依据。本文以湖北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为基础,将共享理念的获得感视同于需求满足感,形成测度模型的初步灵感。运用经典索洛-斯旺经济增长模型与“资本黄金率水平”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将消费者行为理论中消费者剩余的测量模型作为基础模型,较为系统地构建出湖北省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统计测度。以湖北省现状和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结合对应计量检验方法,对湖北省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行实证研究,并与前期研究在全国层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首先,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满意度不断逐年提升;其次,无论是在温饱阶段还是在小康阶段,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都是不全面的,尤其是农村居民共享度;最后,城乡居民在改革不同阶段,由各种需求层次获得的满足感无法呈现相同性和同步性,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改革发展过程中获得感失衡较为明显。同时,对比分析发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省份上和在全国层面上的具有同步性,并且湖北省共享比率在不同求层次上均高于全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