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密实混凝土由于具有低水胶比、高砂率、掺入较多的矿物掺和料等特点极其容易产生收缩,当混凝土外部受到约束时,混凝土由于收缩产生开裂,将严重影响耐久性。为解决该问题已有许多材料被提出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例如,聚丙烯纤维、轻骨料、膨胀剂等,虽然已经有许多学者对于上述材料的掺入有了一定的研究,但对于上述三种材料共同掺入混凝土,考虑三者协同作用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掺量聚丙烯纤维(占混凝土体积分数的0.05%、0.1%、0.15%)、预湿轻骨料(等体积替代砂的10%、20%、40%)、膨胀剂(占胶凝材料质量分数的8%)单独、两两及三者复合掺入自密实混凝土,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早龄期收缩性能、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对于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基本力学性能,包括坍落扩展度、J环试验、立方体抗压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测试,结果表明:聚丙烯和轻骨料的掺入均会降低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且聚丙烯纤维的影响更大,膨胀剂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对于已经固定掺入0%、0.05%、0.1%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来说,继续掺入轻骨料的普通混凝土和膨胀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均随着轻骨料掺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而后又减小。对于掺入0.15%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来说,抗压强度和流动性均受到较大影响。对于自密实混凝土早龄期的收缩性能的研究主要采用接触法进行,共32组配合比,主要采集试件浇筑后7h-7d内的收缩膨胀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单独掺入轻骨料比单独掺入聚丙烯纤维有着更有效的限制早龄期收缩作用,在全包环境下,掺入10%的轻骨料即能起到补偿收缩的作用,0.1%的聚丙烯纤维效果最好,上表面暴露环境下,掺入20%即能起到补偿收缩的作用,0.15%的聚丙烯纤维效果最好。不论是否掺入膨胀剂,在纤维掺量较少(0.05%、0.1%)时,随着继续掺入轻骨料的增多,混凝土的收缩变小。对于自密实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研究则采用平板法进行,共18组配合比。主要记录试件在2h、3h、6h、24h龄期时的裂缝开展情况。结果表明:单独掺入膨胀剂、聚丙烯纤维、轻骨料均能够对自密实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有一定程度提高,其中,聚丙烯纤维效果最好。在已掺入小掺量纤维情况下,轻骨料的继续掺入对混凝土的限裂等级有明显的提高作用,但当PP纤维掺量为0.1%,轻骨料的掺入则无明显提高作用。在已掺入轻骨料情况下,聚丙烯纤维的继续掺入能够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抗裂性能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膨胀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大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