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细胞吞噬烟曲霉的吞噬体形成过程的初步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iy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巨噬细胞能够高效吞噬烟曲霉孢子,所形成的吞噬体通常要先后与内膜系统及胞内细胞器发生复杂物质交换,才能成熟为具有杀死病原体能力的吞噬溶酶体,对包含烟曲霉的吞噬体成熟过程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探讨巨噬细胞吞噬烟曲霉分生孢子的杀菌规律、吞噬体成熟过程中细胞活性变化规律、影响细胞活性的因素以及吞噬体成熟的关键时间点,并初步探索包含烟曲霉分生孢子吞噬体的提取方法。   方法:本研究拟从细胞微生物学角度,以鼠巨噬细胞吞噬烟曲霉分生孢子为模型,用扫描电镜观察吞噬过程中细胞表面形态变化;采用Triton破膜法测定被巨噬细胞吞噬的孢子存活规律;采用荧光观察法测定巨噬细胞吞噬量的变化;采用MTT的方法测定吞噬孢子后巨噬细胞的细胞活性的变化;利用免疫荧光标记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观察巨噬细胞吞噬烟曲霉孢子的吞噬体成熟过程;用蔗糖梯度离心的方法,提取包含烟曲霉孢子的吞噬体;利用紫外诱变的方法,筛选烟曲霉获得烟曲霉白化株。   结果:巨噬细胞吞噬乳胶颗粒比吞噬烟曲霉孢子的速度快,但最终吞噬量相同;被巨噬细胞吞噬的烟曲霉孢子在被吞噬后两小时裂解细胞涂平板培养,存活率明显下降;巨噬细胞吞噬正常的休眠孢子后会导致细胞活性下降,而吞噬白化株烟曲霉孢子后细胞活性没有下降,吞噬乳胶颗粒和菌丝后活性也没有下降;用吞噬体早期标志性蛋白标记吞噬孢子后不同时间的巨噬细胞,   在30/0这个时间点就有明显的环状结构,这种结构一直持续存在,到30/60消失;而用晚期吞噬体标志蛋白标记后,在30/60时才出现环状结构。同时,本研究还探索了一种新的提取包含烟曲霉分生孢子的吞噬体方法。   结论:烟曲霉孢子表面有抑制巨噬细胞吞噬的物质;本研究发现烟曲霉孢子能够抑制巨噬细胞细胞活性,萌发后的菌丝不抑制细胞活性,失去色素的白化株烟曲霉孢子也不抑制细胞活性,说明孢子表面的色素可能是抑制细胞活性的因素;巨噬细胞吞噬烟曲霉孢子1 h后活孢子数量开始下降,到2h有50%的孢子失去活性,6 h后有80%以上的孢子失去活性;包含烟曲霉孢子的吞噬体在30/0融合成为早期吞噬体,30/60时融合成为晚期吞噬体。
其他文献
摘要:“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教师和学生)的教育价值需求。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有效性  在高中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逐渐深入的背景下,广大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和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感悟到,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
雷公藤内酯(triptolide,TP)是从卫矛科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具有显著的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和抗生育等生理活性物质,但由于其明显的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