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卫生事业与人们的利益紧密联系,它是人们健康生活的一大保障。而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在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中,个人支出一直占了很大比例,政府却没有起到主导作用,导致人民群众看病贵和难的问题依然突显。因此,2009年我国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改革的宗旨在于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有效率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所以,增加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就成了一个必然选择,而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也确实如此。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这种增加投入的方式必然会产生其局限性,且由于我国的财政收入也是有限的,两者的矛盾结合起来,必然会影响我国政府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一贯强调增加政府财政支出的规模,而是要从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角度来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因此,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我国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国内外研究综述等内容。第二章为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概念主要涉及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等。理论方面包括公共产品理论、财政支出效率理论及公共支出管理理论。另外,还从经济、制度及社会三个方面对影响效率的因素做了理论分析。第三章针对目前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用DEA模型对效率值进行测算。第四章是在DEA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根据前述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选取指标,效率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对影响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第五章,根据前文实证分析得出我国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效率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定性分析,可知我国大约一半的省份存在效率非有效并且地区之间效率存在差异较大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城镇化水平以及财政分权的制约,并且各地区医疗卫生支出的规模不合理,体制不健全,医疗规划水平下降,导致了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非有效。第六章,针对目前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值未达到有效状态提出了改进措施,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