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带气旋是具有暖心结构的低压涡旋,其气流的运动是向着中心辐合的。由于角动量守恒原理,外部气流在流入热带气旋中心的同时,热带气旋中心的气流也会向上、向外辐散。流出的气流会使其周围的环境增温,形成一个新的环境场。新的环境场与之前的环境场必然存在一个温差,即强增温区。而这个强增温区就可以指示热带气旋是否来临,强增温区的形态变化及其轴向的变化就可以指示热带气旋路径未来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因为热带气旋是暖低压,其强度越大,其温度也就越高,温度越高,其释放出来的热量也就越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就越大,即给周围空气的热量也就越多,周围空气的温度也就会越高。因此就可以根据以上情况来判断热带气旋路径的转向及其强度的变化。
本文以进入我国48h警戒线,影响我国华东地区的50个热带气旋的1480个实时资料为研究对象,利用NCEP实时资料,分析300hPa高空温度场的强增温区的形态变化和轴向的变化以及对热带气旋路径转向的指示作用。研究发现一旦强增温区的形态及其轴向发生变化,那么热带气旋的路径在3-12小时之内也必将发生变化。本文还通过研究300hPa高空温度场的温度变化与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关系,发现热带气旋的强度会随着300hPa高空温度场的温度的升或降而增强或减弱。
最终本文通过对“珍珠”、“碧利斯”、“莫拉克”的路径进行分析验证,证实了300hPa温度场的强增温区的形态变化及其轴向的变化可以指示热带气旋路径的转向。而通过“韦帕”、“卡努”以及“云娜”的强度变化研究验证了300hPa高空温度场的温度变化可以指示热带气旋强度的变化。从而为热带气旋路径的预报以及强度变化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