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一直是建设和谐社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根据我国最新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13.26%,据预测,到2025年,60岁以上的老人人口将达到25%。而就目前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状况来看,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因此现在中国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比较完善的农村养老体系。自2008年开始根据省政府要求,淮安市选择会湖县作为省级新农保试点县,至2010年12月底淮安市参保率达到98.69%以上,虽然新农保在制度设计上更趋完善,但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金的管理方面和老农保相比基本毫无变化。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主要还是以购买国债和存入银行为主。但受国家政策影响近几年银行的利率一直波动不断,虽时有上浮但主旋律却是银行利率不断下调,几年来社会的通货膨胀率却不断上升,致使基金实际投资收益率非常低,甚至为负收益率,养老保险的经济职能是要保障参保人员在其年老后一拥有稳定的收入,而真正要做到这点,关键是要有足够的给付能力。这对基金的投资回报率提出了一个高的要求。而从淮安的实际情况来看,基金的投资渠道不畅、投资方式较少、投资收益较低等问题困扰着淮安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因此探讨淮安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有效的保值增值途径,就显得非常迫切,研究如何通过淮安农村现有情况来解决淮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并对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今后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本文的主体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图等。第二部分对介绍了本文所借鉴理论。第三部分介绍淮安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现状。第四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第五部分国内成功经验分析——新疆呼图壁县的“委托质押模式”。第六部分为论文的核心部分,重点介绍对策建议。第七部分为本文的结论部分。本文借鉴了新疆呼图壁县的“委托质押模式”的成功经验,对比分析了滩安地区养老保险保值增值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找到了这些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濉安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