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维黄杨星D纳米粒的制备与脑靶向性评价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a13600660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鼻腔给药系统以其吸收迅速、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成为了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可实现脑靶向作用的给药途径之一。报道称药物经鼻腔给药后除直接透过血脑屏障外,还可绕过血脑屏障直接进入脑组织,提高药物的脑靶向性。同时,纳米制剂作为新型的靶向剂型在鼻腔给药方面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制剂分子小,生物利用度高,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能够增强药效,降低毒性,为药物的体内药效学和代谢动力学赋予新的特色,因此,其在脑靶向性方面的应用具有很大的研究前景。综合上所述,本课题展开“环维黄杨星D纳米粒的制备与脑靶向性评价”,结合鼻腔给药和纳米制剂的双重优势,建立环维黄杨星D纳米粒的质量评价标准;制剂前期应用脑微透析技术建立脑局部药动的研究,探讨环维黄杨星D鼻腔给药在脑靶向性方面的优势。制剂后期对环维黄杨星D纳米粒脑靶向性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研究。方法:1、环维黄杨星D 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环维黄杨星D (CVB-D)分子结构中不含有双键,采用紫外检测器直接测定属于末端吸收,其专属性差、灵敏度低。本研究利用其结构中含有仲氨基的特点,采用异氰酸苯酯衍生化的方法,柱前衍生化后采用HPLC-UV的方法测定,并考察色谱条件的专属性、标准曲线、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等。2、环维黄杨星D HPLC-MS/MS分析方法的建立CVB-D属于脂溶性生物碱,微透析采样技术使用接近内环境的水性灌流液,因此,探针的回收率低,因此,本研究又建立了CVB-D HPLC-MS/MS分析方法,本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灵敏度高,又省去了衍生等操作带来的误差,因此,能够准确测定微透析样品中CVB-D浓度,提升数据的可靠性。研究同时考察了该色谱条件的专属性、标准曲线、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萃取回收率、基质效应等。3、微透析采样灌流液改性剂的应用及CVB-D反向微透析的采样方法建立微透析采样技术中的灌流液包括的人工脑脊液和林格氏液都是接近于人体内环境的水性灌流液,CVB-D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05mg/mL,溶解度低,因此探针的回收率也较低,本研究在前期的研究结果上(考察的灌流液改性剂有:乙醇、β-环糊精、丙三醇、二甲基亚砜),确定使用30%的乙醇作为灌流液改性剂。(详情见本课题组成员刘新国博士毕业论文)。4、大鼠经灌胃、鼻腔和尾静脉注射给予CVB-D后的整体和局部药动学比较大鼠经灌胃、鼻腔和尾静脉给于CVB-D后,联合微透析技术和LC-MS/MS分析方法,同时对大鼠血液和脑部进行微透析采样,比较其给药后脑和血液的药动学参数、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AUC脑/AUC血液、DTE%、DTP%等,探讨鼻腔给药与其他两种给药方式相比较是否存在有一定的脑靶向优势。5、CVB-D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本研究采用修饰的离子交联法制备了载药壳聚糖纳米粒,以纳米粒的粒径、PDI(分散指数)以及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法优化了CVB-D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工艺,主要考察的因素包括有壳聚糖(CS)与多聚磷酸钠(TPP)的质量比、搅拌速度与时间、溶液pH值、CS浓度和CVB-D的浓度等。6、CVB-D纳米粒的脑靶向性评价大鼠经鼻腔给予CVB-D壳聚糖纳米粒(CS-NPs)、CVB-D溶液剂和尾静脉给药CVB-D CS-NPs后,分别在不同时间点腹主动脉取血,脱颈处死,进一步分离出嗅球、海马和剩余脑组织,不同脑区和血液分别经匀浆萃取处理后进样分析,分析药物在脑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比较其不同组织部位的局部药动学参数,如:MRT,AUC脑/AUC血液、Cmax、 Tmax、DTE%、DTP%等,并考察实验所制备的CVB-D CS-NPs是否具有脑靶向性,以期对CVB-D纳米粒的脑靶向机制进行探讨。成果:1、建立了环维黄杨星D HPLC的分析方法色谱条件如下,仪器:Agilent 1100;色谱柱:依利特C18(200×4.6,5um); Phenomenex C18保护住(4×2.0 mm);流动相,甲醇:水=85:15;流速:1ml/min;柱温:室温;进样量:10uL;检测波长:240nm;理论塔板数按CVB-D计不低于3000。2、建立了环维黄杨星D HPLC-MS/MS的分析方法色谱条件HPLC-MS/MS:Agilent 1260和6460三重四级杆质谱仪;色谱柱:Agilent C18 (150×4.6,5um);Phenomenex C18保护住(4×2.0 mm);流动相:甲醇:水(0.1%甲酸和5mmol/L乙酸铵)=50:50;流速:1ml/min,接三通分流;柱温:40℃;进样量:5uL;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ESI)源与MassHunter B 05数据采集器;喷雾电压:3500v;雾化气压:45psi;加热毛细管温度:300℃;正离子方式检测,扫描方式为多重反应监测(MRM),用于定量的离子分别为环维黄杨星Dm/z403.4(母离子)→372.3(子离子);多奈哌齐(内标):m/z380.2(母离子)→243.1(子离子),扫描时间为0.5s;3、在前期的研究结果上(考察的灌流液改性剂有:乙醇、β-环糊精、丙三醇、二甲基亚砜),确定使用30%的乙醇作为灌流液改性剂,流速为1.0uL/min。4、采用微透析技术对大鼠血液和脑部同时进行采样,微透析样品经处理后测定,比较其给药后脑局部和血液的整体药动学参数,通过对AUC脑/AUC血液、DTE%、DTP%、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等对比分析,结果证明鼻腔给药与其他两种给药方式相比较存在有一定的脑靶向优势。5、载药壳聚糖纳米粒完整的制备工艺条件为CS与TPP的质量比为2.5:1,CS浓度为1.8mg/ml,溶液pH调至5.0,搅拌速度为800rpm,时间0.5h,加入CVB-D的浓度为2. Omg/ml,得到包封率为62.82±2.59%,zeta电势为+33.9±1.7 mV,粒径在235.37±12.71nm范围内的CVB-D CS-NPs。6、通过对脑组织分布的研究发现,药物经鼻腔给药后绣球部位Cmax显著升高,Tmax缩短,并且嗅球、海马的药时曲线均出现双峰现象,推测第一峰(0.5h左右)可能是药物经嗅球通路到达脑部,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推测第二峰(2或4h左右)可能是药物经三叉神经通路进入脑组织,同时结果证明本实验所制备CVB-D CS-NPs具有一定脑靶向性。结论:1、在既定的色谱条件下,CVB-D浓度与对应峰面积比值线性关系良好,专属性符合要求,样品7.2min左右出峰,分离度良好,可用于CVB-D的定量分析。2、在既定的色谱质谱条件下,CVB-D和内标多奈哌齐对应峰面积比值和CVB-D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专属性、日内日间精密度、稳定性、基质效应、样品萃取回收率等考察指标均能满足生物样品检测要求,采用HPLC-MS/MS的分析方法能准确稳定地对CVB-D进行定量分析。3、30%的乙醇能够明显提高探针的回收率,因此可以用做CVB-D的灌流液改性剂。4、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微透析采样技术在大鼠血液和脑部同时采样的方法,同时,微透析样品经处理后,稳定性好,专属性强,回收率高,该方法可以用于CVB-D微透析样品的处理。通过比较其给药后脑局部和血液的药动学参数结果证明鼻腔给药后脑内药物浓度更高,存在有一定的脑靶向优势。5、通过优化的离子交联方法确定了壳聚糖纳米粒的完整制备工艺。6、结果证明本研究中制备所得的CVB-D CS-NPs具有较强的脑靶向性,并且药物经鼻腔给药后进入脑组织途径可能是嗅球通路、三叉神经通路与体循环的综合结果。
其他文献
<正>2009年以来,我国统筹兼顾供给方和需求方等各方利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了惠及全民、世界最大的基本医保安全网,构建了全民医保体系的基本框架。但目前医疗保障方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脑梗死后12h内,对47例脑梗死患者行常规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1H-MRS检测。所有患者均住院接受
该研究主要阐述城市道路与生态景观的交通安全问题,针对当前城市道路与生态景观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城市道路安全与生态景观的应遵循的设计理念、原则和要点。
结合软件项目在GJB5000A三级的实践过程,针对软件开发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析了型号软件项目研发的特点,总结出基于技术成熟度的软件工程化的实践方法,适用于型号软件工程化的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手术患者围术期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Ⅱ~Ⅲ级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输液治疗
<正>在去年11月北京APEC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其中,"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让我们以北京雁栖湖为新的起点,引领世界经济的雁阵,飞向更加蔚蓝而辽
现代战争中四代机为了隐身效果采用了不同于以往战斗机的内埋式弹仓,这就对四代机挂载的导弹提出了更高的总体约束要求,要能挂载在有限的内埋弹仓中,并且射程足够远,以确保战
目的:探讨加味大柴胡汤联合精氨酸对急性胆管炎大鼠肝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9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西药组、中药组、联合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8只。前4组建立胆道急性感染模型
文章从股票价格指数的市场运作实践入手阐述股价指数的投资功能。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顺产产妇产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顺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