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学校的任务绝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并使他们获得受益终生的学科思想。“探究——建构”教学模式便应运而生。 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其核心是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充分的肯定,确认了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和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探究学习是实施主体发展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是探究学习的重要特征,探究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达成学习的目标。“探究——建构”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吸纳两种学习理论的精髓,整合二者的优势作用,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性的积极互动的学习方式。 “探究——建构”教学是运用指导学生积极探索的方式建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让学生体验个性化的认知过程,实现心理结构自我建构的教学。“探究——建构”教学植根于把学科思想作为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的结晶核,并认为建构良好而合理的学科思想就是抓住了学生认知结构的本质,因为只有学科思想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系统,才能发挥它的思维监控作用,以制订解题策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形成。“探究——建构”教学使认知结构、能力结构和心理结构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有序开放系统,从而使教学过程充满了活力。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检验论证,得出了以下结论: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建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大面积提高数学学业成绩;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多元智能,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改善学生数学学习的探究意识和交流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