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研究:环境保护的科学基础问题。通过探讨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问题,明确环境保护的科学基础,从而在科学意义上理解环境保护的合理性和环境保护实施策略两个基本问题。本文的结论提倡要在科学意义上进行环境保护,对环境保护施行“因地制宜”和谨慎策略。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问题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理论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理论基础,虽然没有科学确定性的支持,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却成为环境保护的主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似乎已经超越了科学的范围,如何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做科学的辩护,如何在科学意义上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正是本文写作的目的。所以,对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问题的澄清,是回答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第一部分讨论的是在生态学语境下的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问题。该部分立足于历史和当今的研究成果,试图对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的形式和机制问题做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本文以多样性为逻辑起点研究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问题,简化了问题的研究难度,使复杂的科学问题较为清晰的呈现。本部分讨论了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问题的由来及其成立的前提,通过研究该问题的发展和争论,总结该问题目前呈现的状态,本文对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有了较为成熟的认识:在一定条件下,多样性可以导致稳定性,但多样性/稳定性模型并不是描述自然界一般的规律,一般性的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并不存在,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呈现多样性的特点。第二部分讨论了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存在争论的原因和不存在一般性的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的原因。本部分主要通过哲学视角认为概念的多义性、研究尺度的不同和生态学规律的特殊性等原因是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生态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直接导致了生态学规律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科学规律。那么,以生态学为科学基础的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实施环境保护的策略都要有相应的转变。第三部分在对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认识的基础上,在科学意义上理解环境保护的合理性,并给出基于科学基础上的环境保护策略。本文认为社会意义的环境保护不能给出科学的行动指南,只有科学才能为环境保护做出合理性辩护。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的多样性决定环境保护要实施“因地制宜”策略,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的保险机制决定要实施谨慎的环境保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