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危机过后,经济持续低迷,全球经济陷入了发展困境,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更是面临了严峻的市场环境。从国内看,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重点产业产能过剩严重、重复生产、恶性竞争激烈,同时面临着出口产品利润不断减少,逼近于零的发展现状;从国际看,我国产业面临了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内外交困,我国必须转移过剩产能,促进产业升级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为此,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顺利进行。2013年1月,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重点推进九大行业兼并重组的进行。10月15日,又下发《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以解决持续蔓延且加深的产能过剩困境,因此,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兼并重组无疑是解决产能过剩,实现企业及产业国际化的必然途径。首先,本文对兼并重组及国际化的概念及理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综述,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范围;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对如何通过兼并重组推进国际化进行了理论框架的构建,从而明确了本文的立足点及分析视角,并夯实了理论基础;通过确定产业选择原则,明确了具体研究目标。其次,本研究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兼并重组、产业链、产业集聚等基础理论,从产业链的视角切入,形成了创新性的国际化理论。揭示了国际化的本质,并凸显了国际化的路径。通过兼并重组可以实现国际化的推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实现产业升级、进行结构调整,构建出现代产业体系。再次,本文在结合理论的基础上,选择和设定模型,从实证角度,对典型行业兼并重组与国际化的关系,即兼并重组对国际化的传导机制进行研究。为达到研究目的,提供了有力的实证依据。最后,在基于前文的研究基础上,分别通过钢铁产业及水泥产业的国际化战略,来分析产能过剩产业的国际化战略选择。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行业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将企业兼并与国际化理论进行了结合,弥补了缺乏将两个方面理论结合研究的不足,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对国际化战略进行研究,与当今世界产业发展趋势接轨;对产能过剩行业进行研究,是当前我国的产业发展的研究热点;对当前政策进行分析,具有创新性、指导性和前瞻性;对于产能过剩行业实现产业良性发展及构建现代工业体系都具有重要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