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中主体间冲突与协调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aoyao0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把“自由人联合体”视为共产党人的努力目标。这个“自由人联合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自由人社区”,社区便是共产主义社会高度社会自治的群众联合体。社区建设是把原来由国家自上而下垂直管理的“单位人”逐步变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会人”,使人们依附于社会,实现社会自治。然而社区建设在现实中被简单地演绎为政府管理重心由单位转移到社区,由以单位为中介变为以社区为依托,这便是目前政府对社会生活控制的新方式,但是本质是一样的。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基本经济体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传播的加速,人民群众越发变得自主与活泼起来,他们不再是计划经济时期完全受政府控制的人民,而是有自己思想和见解的,希望能够自我管理的新型城市居民。在这样的环境下,“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要求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被提了出来,一方面是加强与创新了社会管理体制,另一方面用“治理”取代“管理”,代表了党和国家执政理念的重大改变。但是在目前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中,还充斥着很多的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主要包括了我国基层政府长期以来对社区人民群众的基本管理权力要求的漠视,以及他们自计划经济时期以来所建构的官本位思想意识,这些严重阻碍了城市社区的正常运行。其具体体现在街道办事处和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之间存在着冲突。依据我国制定的《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的相关规定,街道办事处和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管理部门,可是,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之中,街道办事处却时常把很多任务直接丢给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并没有足够重视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基本权利,直接把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当做自己的下属机构。这说明了在我国的社区管理过程之中,基层政府部门还没有足够重视城市小区居委会服务小区居民的本质属性,没有充分重视城市社区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这就构成了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中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相冲突的局面。我国城市社区的主体结构是由国家和社会这两种因素的融合所实现的。因此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入场,解释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中主体间冲突产生的原因,遵循社区治理模式转变的原则,探索怎样更好地去解决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中主体间冲突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凌云街道社区治理结构中主体间冲突与协调的研究,可以充分的去发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如何实现我国的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公众群体的和谐共处,更能够研究出我国的城市社区的主体结构和组成,并通过对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分析,可以清晰的知道我国城市社区之中存在的具体的结构性冲突的根源之所在,也有利于我国的城市社区管理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手段,去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研究背景与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尚不明确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直肠及结肠。近10年来,该病在亚洲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其中我国溃疡性结
餐厨垃圾是生活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再利用价值。本文基于多中心理论,为提高餐厨垃圾的回收率,运用多中心理论构造一种协同治理模式,减少以政府为单一中心治理存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禁忌作为语言和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广泛地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语言禁忌是民族文化心理的特殊产物,反映出各
<正>黄淮海地区作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其主要农作物的发展事关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致富。在黄淮海区域特有的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耕作模式中,玉米又显得尤其重要。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