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吸出物中SP和VIP水平变化及意义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pp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探讨SP、VIP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RSV毛支)发病中的作用;   2.观察RSV毛支神绎肽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特应质的关系;   3.分析RSV毛支急性期神经肽水平与愈后再发喘息的相关性。   方法:   1.随机选取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科病房2008年10月~2009年2月RSV毛支住院患儿60例。所有患儿均为首次发病,不伴腹泻,无基础心肺疾病及免疫缺陷,入院前两周内无糖皮质激素应用史。收集患儿临床资料、急性期与恢复期鼻咽吸出物(NPA)。将60例RSV毛支患儿按Bearman评分法分为轻症组,15例,中重症组15例:按有无特应质分为特应质组20例,非特应质组40例。另选非呼吸道感染的外科住院儿童和儿童保健门诊儿童1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   2.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NPA中SP、VIP水平。   3.随访RSV毛支患儿愈后1年内喘息再发情况。根据再发喘息次数分组,喘息发作≤1次为A组,喘息发作≥2次为B组。   4.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RSV毛支SP水平在急性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较急性期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VIP水平在急性期低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较急性期升高(P<0.05),但仍稍低于对照组(P<0.01)。   2.RSV毛支SP水平在轻症组、中重症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轻组、中重症组S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P水平在轻症组、中重症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轻症组、中重症组VIP水平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3.RSV毛支急性期NPA中SP水平,A组、B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B组SP水平高于A组(P<0.05);RSV毛支急性期NPA中VIP水平,A组、B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且B组低于A组(P<0.05)。   4.RSV毛支特应质组、非特应质组S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但特应质组与非特应质组S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应质组、非特应质组VI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但特应质组与非特应质组VIP水平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RSV毛支SP水平在急性期明显高于对照组,恢复期较急性期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提示SP参与了RSV毛支的发病。   2.RSV毛支VIP水平在急性期低于对照组,恢复期较急性期升高,但仍稍低于对照组,提示VIP参与了RSV毛支的发病。   3.RSV毛支急性期NPA中SP水平越高,VIP水半越低,毛细支气管炎愈后再发喘息可能性越大。   4.RSV毛支特应质组、非特应质组神经肽水平比较无差异,提示神经肽水平可能与特应质无关。
其他文献